[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7307.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刘杰;钱建良;章建华;费予恺;苏以潜;李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牧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16 | 代理人: | 马俊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雷达 接收 回路 频谱 特性 测量 系统 方法 | ||
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系统,混频器的一端信号连接被测雷达的接收回路,接收被测雷达的接收信号,其另一端接收信号发生器的工作信号,混频器将被测雷达的接收信号与信号发生器的工作信号经混频处理后的中频信号发送给AD采样单元;AD采样单元将上述中频信号发送给计算机端;计算机端包括雷达设定单元、信号发生器设定单元、功率计算单元、绘图单元,雷达设定单元用于在76‑81Ghz范围内设定被测雷达的接收信号的接收频率;信号发生器设定单元用于设定信号发生器的工作信号的工作频率;所述功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被测雷达在当前接收频率下的功率值。本申请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测试接收回路的信号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测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的天线设计对后期信号的影响非常大,在产品开发原型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参数通过仿真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设计符合要求的天线布阵及排列方式,而对一个雷达产品来说,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的发射天线及接收天线,发射天线的参数验证比较容易实现,测试中使发射单元发射毫米波,借助下变频器及频谱仪等测试设备可采样得到发射天线的数据。对采样数据进行后处理即可验证发射回路天线的信号与仿真数据的一致性。
但是,接收回路的信号验证目前尚无确定性的方法可测试其性能。目前针对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的信号测试方法是将接收回路的天线加载发射馈源,当做发射信号源的方式来测试,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的反应出真实的接收回路的信号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系统,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接收回路的信号性能,具有快速获得测试结果、节约成本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系统,包括被测雷达、信号发生器、客户端、计算机端;
所述客户端包括混频器、AD采样单元、存储器、中央处理器,所述混频器的一端信号连接被测雷达的接收回路,接收被测雷达的接收信号,其另一端接收信号发生器的工作信号,所述混频器将被测雷达的接收信号与信号发生器的工作信号经混频处理后的中频信号发送给所述AD采样单元;所述AD采样单元将上述中频信号送入所述存储器,同时通过中央处理器发送给所述计算机端;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向被测雷达的接收回路传输由计算机端设定的接收信号的接收频率信息;
所述计算机端包括雷达设定单元、信号发生器设定单元、功率计算单元、绘图单元,所述雷达设定单元用于在76-81Ghz范围内设定被测雷达的接收信号的接收频率;所述信号发生器设定单元用于设定信号发生器的工作信号的工作频率,且设定的信号发生器的工作频率始终高于同一时刻的被测雷达的接收频率一固定频率;所述功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被测雷达在当前接收频率下的功率值;所述绘图单元用于生成相应接收频率下的频响曲线。
进一步地,设定的信号发生器的工作频率始终高同一时刻的被测雷达的接收频率0.001Ghz。
同时,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毫米波雷达接收回路频谱特性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信号发生器接收计算机端中的信号发生器设定单元的指令,以工作频率76.001Ghz发射正弦波信号S1;
S2、被测雷达关闭发射回路的发射信号功能,使其只能处于信号接收状态,接收信号记为S2;雷达设定单元设定被测雷达的接收频率为76.000G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米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