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意图驱动的多模态DIKW内容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7169.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聪;雷羽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12;H04L67/52;G06F16/9535 |
代理公司: | 海南汉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6003 | 代理人: | 麦海玲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意图 驱动 多模态 dikw 内容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意图驱动的多模态DIKW内容传输方法,应用于基于DIKW图谱传输协议的传输系统,所述DIKW图谱传输协议包括意图识别层、内容审查层、传输计划制定层和资源处理层,所述方法基于对传输者、接收者和传输系统三个参与主体意图的理解和分析,在传输过程中,通过促进三个参与主体的意图之间的平衡,在尽可能满足传输者和接收者意图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应用DIKW技术在传输过程中对用户生成的内容和参与主体的意图进行分析和建模,相对于现有的计算机通讯协议能够以更低的传输成本获得更符合用户需求、更理想的传输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意图驱动的多模态DIKW内容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资源传输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通讯协议是管理资源传输的规则系统,通过建立规则约束来规范化两个及以上实体之间的资源交换传输,传输资源在传输链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这些传输资源统称为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UGC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传输过程受到发送方传输意图的驱动,发送方传输意图的最终实现程度是评判传输结果的重要标准,UGC是发送方传输意图的载体,传输过程中对于发送方传输意图的解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发送方传输意图的错误解读将会造成后续发送方传输意图实现方向的偏移,最终导致传输失败或者资源浪费。现有的计算机通讯协议只能单纯的遵循发送方将传输资源发送至接收方这一主要意图,无法在基于对用户意图解读的基础上减少传输过程的资源损耗并提高经济效益,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意图驱动的多模态DIKW内容传输方法,以克服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意图驱动的多模态DIKW内容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基于DIKW图谱传输协议的传输系统,所述DIKW图谱传输协议包括意图识别层、内容审查层、传输计划制定层和资源处理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待传输的用户生成内容输入意图识别层,意图识别层对用户生成内容进行意图识别,构建参与主体的意图模型并输出参与主体的意图,所述参与主体包括传输者、传输系统和接收者,所述参与主体的意图模型包括参与主体的意图及其意图优先级;
S102、将参与主体的意图和用户生成内容输入内容审查层,内容审查模块进行审查判断参与主体的意图和用户生成内容是否满足规范条件,若满足规范条件则输出意图审查结果,进行下一步骤;
S103、传输计划制定层获取意图审查结果,并基于参与主体的意图生成传输方案;
S104、将传输方案输入资源处理层,资源处理层根据传输方案对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处理并传输至接收者。
进一步的,所述规范条件包括法律道德规范条件、黑名单规范条件和系统规则规范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意图审查结果为不可传输、直接传输和带条件可传输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当意图审查结果为不可传输时,传输过程终止;当意图审查结果为直接传输时,资源处理层直接将用户生成内容传输至接收者;当意图审查结果为带条件可传输时,执行步骤S103。
进一步的,当传输者意图精确时,所述基于参与主体的意图生成传输方案,具体为:判断待传输的用户生成内容大小是否大于传输容量,判断传输全部用户生成内容所需时间是否大于期望传输时间,所述传输全部用户生成内容所需时间称为实际传输时间,若用户生成内容大小大于传输容量,或实际传输时间大于期望传输时间,则提取用户生成内容中的有效内容作为传输内容。
进一步的,若传输者意图不精确,或者存在多个传输者意图,所述基于参与主体的意图生成传输方案,具体包括:
S201、根据传输者意图将待传输的用户生成内容分解为若干个资源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