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回收焦炉炭化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938.1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春;耿宁;杨俊峰;赵殿辉;韩龙;肖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2 | 分类号: | C10B1/02;C10B2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焦炉 炭化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回收焦炉炭化室结构,炭化室包括顶部砌体;所述顶部砌体由中部砌体及端部砌体组成,其中端部砌体分别位于炭化室的两端;中部砌体及端部砌体的顶部均为拱形结构,其中端部砌体自内向外呈下降的阶梯状,使炭化室两端炉门的面积小于炭化室内部横截面的面积。本发明通过改变机侧、焦侧即炭化室两端炉口位置的拱顶结构,使炉口处拱顶砖低于炭化室中间拱顶砖的标高,减小炉门的面积,进而有效减少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同时,在炭化室顶部设隔热层,进一步减少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回收焦炉炭化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热回收焦炉炼焦大多采用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相结合的加热方式,即在炭化室中煤料的上部采用直接加热,煤料的下部采用间接加热,最终把煤料炼制成焦炭。
在热回收焦炉的生产过程中,高温烟气是由炭化室内的煤在高温状态下析出的挥发成分,以及部分煤和由煤产生的焦炭在炉内接触空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管道进入锅炉回收热量后,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为实现其热量的充分利用,对于热回收焦炉的要求是尽量降低炉体表面的散热以及高温烟气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高温烟气充满炭化室内部空间,并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炉门,炉门分为上炉门和下炉门两部分,炉门内部衬有耐火材料,外部为金属材质,高温烟气产生的热量最终通过炉门耗散到空气中。想要降低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可以通过减小传热面积、减小材料的导热系数等方式来降低热量的传递。实际操作中,比较好的办法是减少热量传递的途径和改善炉体表面保温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针对热回收焦炉高温烟气系统的上述特点,对热回收焦炉的炉体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少焦炉表面散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回收焦炉炭化室结构,通过改变机侧、焦侧即炭化室两端炉口位置的拱顶结构,使炉口处拱顶砖低于炭化室中间拱顶砖的标高,减小炉门的面积,进而有效减少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同时,在炭化室顶部设隔热层,进一步减少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回收焦炉炭化室结构,炭化室包括顶部砌体;所述顶部砌体由中部砌体及端部砌体组成,其中端部砌体分别位于炭化室的两端;中部砌体及端部砌体的顶部均为拱形结构,其中端部砌体自内向外呈下降的阶梯状,使炭化室两端炉门的面积小于炭化室内部横截面的面积。
所述顶部砌体的外侧设隔热层,对应中部砌体的隔热层与对应端部砌体的隔热层标高一致。
所述中部砌体、端部砌体均由多块耐火砖砌筑而成,组成中部砌体、端部砌体的相邻2环耐火砖之间咬合砌筑。
所述隔热层由隔热砖、隔热浇注料或隔热纤维制品组成。
对应拱顶中心位置,中部砌体的底面与端部砌体的底面标高差为500~800mm。
所述端部砌体由3~5环耐火砖组成,相邻2环耐火砖的标高差不大于耐火砖高度的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改变了机侧、焦侧即炭化室两端炉口位置的拱顶结构,端部砌体的拱顶砖逐层错台形成阶梯状结构,低于中部砌体的拱顶砖标高,通过减小炉门(上炉门)的面积,有效减少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
2)在炭化室顶部设隔热层,进一步减少热回收焦炉的热量损失;
3)提高焦炉热工效率,改善焦炉外部操作环境;
4)焦炉热量利用率提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炭化室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