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基分布式雷达协同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5309.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钰林;张寅;毛德庆;杨海光;杨建宇;张永超;张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G01S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雷达 协同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基分布式雷达协同成像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在回波空间谱域,采用复数拉东变换,将多基分布式雷达二维空间谱数据投影在不同方向上,实现多基分布式雷达二维空间谱数据的去耦合;其次,针对投影的空间谱数据剖面,采用基于数据的非均匀采样模型,实现了各投影剖面数据的表征;最后,采用广义非均匀采样迭代自适应重构方法,实现目标散射系数的重建,并利用重建剖面与目标的空间坐标映射关系,获得了聚焦主瓣和低旁瓣的高分辨重建结果,避免了传统傅里叶变换成像方法的主瓣分裂与高旁瓣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基分布式雷达成像技术。
背景技术
多基分布式雷达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目标信息,并通过相参数据处理,实现目标的高分辨率重建。然而,由于空间构型复杂多变,当其空间谱的分布呈现分裂特性时,传统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成像方法,将导致重建结果存在分裂主瓣和高旁瓣等问题。
为了实现分布式雷达的相参融合并提升其成像分辨率,文献“Narayanan,Ram M.,Zhixi Li,and Scott Papson.Fusion of multiple-look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mages at data and image levels.2008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Electrical Engineering,Computing Science and Automatic Control.IEEE,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傅里叶变换的空间谱融合高分辨成像方法,该方法对空间构型要求很高,当空间谱分布不连续时,重构的点扩散函数将产生主瓣分裂问题。文献“Wang J,AubryP,Yarovoy A.Wavenumber-Domain Multiband Signal Fusion with Matrix-PencilApproach for High-Resolution Imag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Remote Sensing,2018”针对距离向发射信号带宽的不连续问题,使用了一种基于矩阵束算法的超宽带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融合具有不连续宽带发射信号,实现距离向主瓣分裂问题的抑制,但是该方法对系统的多航过轨迹要求严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基分布式雷达协同成像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基分布式雷达协同成像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多基分布式雷达的几何模型和回波模型建立:多基分布式雷达系统由n个发射机和m个接收机组成,n个发射机和m个接收机的位置分别是(xtn,ytn,ztn)和(xrm,yrm,zrm);在极坐标中,发射机位于接收机位于目标点P位于(xP,yP,zP),第n个发射机发射线性调频信号,对于第m个接收机,接收到目标P的散射回波信号,表示为:
其中,Anm表示与目标散射系数和发射功率等因素相关的回波幅度,τ、t、Ta和Tr分别表示采样的慢时间、快时间方位向时间和信号时宽,目标P的回波距离历史为Rp(τ)=rtpn(τ)+rrpm(τ),其中,rtpn(τ)表示第n个发射器和目标P间的距离,rrpm(τ)表示第m个接收器与目标P间的距离,c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fc和K分别表示载波频率和线性调频率;
根据驻定相位原理以及对参考点O的回波数据的相参处理,将距离频域中的点P的回波数据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5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