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4783.8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周志宏;肖世洪;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57 | 分类号: | C04B35/457;C04B35/622;C04B35/64;C04B35/634;C04B35/632;C23C14/08;C23C14/3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朱蓉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异质结 ito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铟粉体、氧化锡粉体球磨混合均匀,得到ITO粉体;S2、将ITO粉体、分散剂、烧结助剂、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浆料;S3、将所述浆料经过喷雾造粒,得到粉体;S4、将所述粉体置于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素坯;S5、将素坯在氧气氛围下烧结,得到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具有良好的致密度、抗折强度以及低电阻率,通过使用所述的三元烧结助剂能够有效的提高靶材的均匀性,提高靶材的致密度、抗折强度,降低电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靶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铟锡(简称ITO)靶材是一种在氧化铟中参杂氧化锡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用它制备的ITO薄膜有电阻率低、可见光透过率高、紫外线吸收率大、耐磨耐蚀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学领域。
近年来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因具有结构对称、低温工艺、高开路电压、高转换效率和低温度系数等优势,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制备性能优异的ITO薄膜是获得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溅射镀膜使用靶材的性能好坏对镀膜的品质有很大影响, 如何制得高性能的ITO靶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CN104909723A公开了一种高密度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并具体公开了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铟锡氧化物粉体为原料,添加由金属氧化物、磷酸化合物或磷氧化物和纳米SiO2组成的烧结剂,采用压滤成型的方法制备坯体,在氧气氛下于1450~1550℃烧结,保温时间为3~10小时,获得相对密度为98.6~99.6%,抗弯强度为112~158MPa的ITO靶材。其采用以金属氧化物、磷酸化合物或磷氧化物和纳米SiO2组成的烧结剂,从而提高靶材的致密度和抗弯强度,其在制备过程中仍然需要使用到粘结剂,且其抗弯强度仅为112~158MPa,仍需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ITO靶材具有良好的致密度、电阻率以及抗折强度,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异质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氧化铟粉体、氧化锡粉体球磨混合均匀,得到ITO粉体;
S2、将ITO粉体、分散剂、烧结助剂、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S3、将所述浆料经过喷雾造粒,得到粉体;
S4、将所述粉体置于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素坯;
S5、将素坯在氧气氛围下烧结,得到应用于异质结的ITO靶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1中氧化铟粉体、氧化锡粉体的质量比为88~92:8~1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ITO粉体、分散剂、烧结助剂、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0.5~2:0.4~1.2:10~2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ITO粉体、分散剂、烧结助剂、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1:0.8:2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散剂按质量份百分比计,包括:45~60%聚乙二醇4000、30~40%β-丙氨酸、10~20%柠檬酸三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烧结助剂按质量份百分比计,包括:50~70%硅酸镁、25~40%氧化硼、2~6%七氧化二铼。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大量研究中发现,通过采取上述所述的分散剂和烧结助剂,能够有效的提高ITO靶材的致密度、抗折强度,降低电阻率。
使用上述的分散剂能够有效的控制ITO粉体的团聚现象,增加ITO粉体的空间位阻作用,提高ITO粉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靶材的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4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