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64674.6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邹晨;张洪;杜光荣;刘敏;刘博俊;叶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7/12;B32B37/00;B32B37/06;B32B3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奇眸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61 | 代理人: | 徐秋韵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倍特板热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抗倍特板热成型领域,公开了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方法,该抗倍特板热成型方法使用了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设备,该抗倍特板热成型设备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一侧开设有输料口,所述工作箱体内部滑动设有挤压成型部件,所述工作箱体上方设有液压泵,所述工作箱体内两侧设有两块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下方固设有第一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对称开设有两条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上设有滑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滑动槽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上设有挤压收集部件,所述第一承重板下方设有收集部件与挤压收集部件连接,避免了对抗倍特板挤压成型时树胶没有及时收集残留在抗倍特板与压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倍特板热成型领域,具体是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抗倍特板是由天然木质纤维(色纸,牛皮纸)和合成树脂(三聚氢氨树脂,酚醛树脂)在高温高压下产生不可逆转的时效硬化后而成的高强度层压板,传统的加压方式为钢板下压,在挤压过程中抗倍特板中多余的树脂将被压出,溢出的树脂将会粘在钢板与抗倍特板表面,将会影响下次对抗倍特板的成型,严重影响板材质量,因此具有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一种抗倍特板热成型设备,该抗倍特板热成型设备包括工作箱体,所述工作箱体上开设有输送口,所述工作箱体内固设有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将工作箱体分为两个腔体,所述工作箱体内远离输送口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箱体中上腔体内设有挤压成型部件,所述工作箱体上设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第一输送槽与工作箱体内部相通,所述工作箱体两侧设有加热板,所述第一承重板上对称开设有两条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上设有滑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滑动槽两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上设有挤压收集部件,所述第一承重板下方设有收集部件。
所述挤压成型部件包括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底部对称设有两根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之间远离液压泵一侧转动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上均匀设有数组凸块,所述第一滚筒上对称设有四个触发块,所述第二承重板一侧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转动轴连接。
所述滑动支撑部件包括梯形滑块,所述梯形滑块上固设有第三承重板,所述第三承重板位于工作箱体外部一侧设有把手,所述第三承重板上对称设有两块限位块,所述第三承重板内部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动伸缩底座,每个滑动伸底座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动伸缩底杆,所述第一滑动伸缩底杆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承重板。
所述收集部件包括位于第三承重板内侧开设有第四滑动槽,所述第四滑动槽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四滑动槽下方开设有第二输送槽贯穿于梯形滑块与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输送槽另一端连接有吸气箱,所述吸气箱下部开设有与工作箱体相通的第五输送槽。
所述挤压收集部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条第一回形轨道,所述第一回形轨道内侧对称设有四根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上与第二回形轨道连接,所述第一回形轨道内开设有第五滑动槽,所述第三承重板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第六滑动槽,每个所述第六滑动槽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第一滑动架,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架内侧开设有第七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架上设有第一收集槽,所述第一收集槽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置于第五滑动槽内,所述第一收集槽与第三承重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两条第一回形轨道之间设均匀排列数组卡块,所述滚轮靠近卡块方向的一侧上设有第五承重板,所述第五承重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棘齿,所述棘齿位于卡块之间,所述第一滑动架一侧设有第三电动机与第一滑块连接。
所述触发块包括第八滑动槽,所述第八滑动槽内滑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第八滑动槽之间设有用于滑动复位的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4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轨枕制作的混凝土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止血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