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4279.8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霞;兰小宾;何振瑞;王建;王玲玲;张玢玢;闫欣;胡丽娜;游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39 | 分类号: | A61K38/39;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iii 型人源化 胶原 蛋白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该种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子宫相关疾病(尤其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在实验中证明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可以增大慢性子宫内膜炎患病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并使其腺体数量增多、参与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动态稳定、降低炎症免疫因子的表达、减少内膜组织中CD138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促进胚胎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用途。
背景技术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发生持续性的炎性改变,常与慢性子宫颈炎、慢性输卵管炎同时存在。虽然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无症状的,但在高达40%的不孕不育患者中会发现它的存在,并且该疾病是导致反复植入失败和反复流产的原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在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中CE患病率高达57.11%。虽然CE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因人群纳入选择和愈后标准不同导致结果差异较大。目前临床上常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但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操作指南。
胶原蛋白,作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占总蛋白质的30%,在细胞粘附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胶原蛋白对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和力、较弱的抗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安全性,可以通过自交联形成具有极高强度和稳定性的纤维,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生物相容性和理化特性的蛋白,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领域:包括心肌梗死、关节疾病等的治疗,以及作为外科手术用缝合线、止血剂、细胞培养基、人工血管和人工瓣膜等的材料等。
直至目前,各种研究使用的胶原蛋白绝大多数来自于动物组织、皮肤提取物。从动物体提取胶原蛋白水溶性差,可加工性很弱,直接限制了许多潜在用途的开发。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并具有良好生物功能的胶原蛋白类材料在组织工程、医药美容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异种和异体胶原在人体中的应用具有高感染率、高排异性的风险,并且提取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污染重、来源受限制、提取量有限的致命缺点。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胶原蛋白,可有效克服以上缺点。申请号为201811438582.6、发明名称为“多肽、其生产方法和用途”的专利申请(CN 109593126 A)记载了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之前研究并生产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但并未直接披露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具体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应用CN 109593126 A中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作为原材料,评价其用于子宫内膜修复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本发明拟提供利用CN 109593126 A中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来预防和/或治疗子宫相关疾病(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用以改善子宫内膜的炎症状态,进一步提高CE患者的妊娠率。
本发明提供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子宫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包含以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的n个重复,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当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各重复序列之间是直接连接的。
优选地,所述n为1、2、3、4、5、6、7、8、9、10、12、14、16、20、24或32,其中当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时,各重复序列之间是直接连接的。
更优选地,所述n为16,各重复序列之间是直接连接的。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途中,所述子宫相关疾病为子宫炎。
优选地,在上述用途中,所述子宫炎为子宫内膜炎。
更优选地,在上述用途中,所述子宫内膜炎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4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功放芯片异构微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图像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