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225.8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45;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艇要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若干子像素和若干共享电极线。所述子像素阵列分布在所述基板上,且每一子像素中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共享电极线间隔分布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共享电极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部分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的优点,在电子、数码产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通常由彩色滤光片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所构成,并分别在两基板的相对内侧设置像素电极、公共电极,通过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而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的驱动则需通过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驱动相应的扫描线 (Gate)及数据线(Data)加以实现。
在液晶显示面板的GSS(GateS_Com)电路中,由于扫描线(Gate)与共享电极线(S_Com)之间交叉重叠地方多,而在走线的交叠出容易产生粒子效应和静电效应,而粒子效应和静电效应会影响显示面板中电路的稳定性,造成电路短路等问题,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品率。并且,部分GSS电路故障中,很难通过设备检测出或定位到电路缺陷的位置,但又由于电路缺陷存在严重影响了面板的显示,导致生产出的面板直接报废,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电路稳定性差、生产良品率低以及检测难度高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若干子像素、若干共享电极线、若干扫描线以及若干数据线。所述子像素阵列分布在所述基板上,且每一子像素中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共享电极线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共享电极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部分重合。所述扫描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基板上,每一扫描线与相邻一列的子像素电连接。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基板上,且相邻两根共享电极线之间设有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子像素包括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共享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电极线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0。
进一步地,所述子像素还包括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设于所述扫描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设于所述扫描线远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电极线包括第一走线、第二走线以及第三走线。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对应设置。所述第三走线连接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并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的中分线相对应。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的中分线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扫描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电极线,所述公共电极线围绕像素电极设置。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市光多源互补的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高空作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