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1742.3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黎明;宋时莉;王杰鹏;任航星;焦文强;袁先明;肖宠;郝珍;孙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0;C25B9/00;C25B9/60;C25B15/02;C25B15/021;C25B15/023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董金鹏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压式 纯水 电解 系统 | ||
1.一种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具有第一端压板、第二端压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压板或所述第二端压板上的进水口、氢气出气口、氧气出气口及排污口;
供水组件,包括原料水箱、用于能向所述原料水箱输入原料水的第一供水管、和能连通所述原料水箱和所述进水口的第二供水管;
氢组件,包括与所述氢气出气口连通的氢分离冷却器、能并联接入所述氢分离冷却器的氢气放空管组和氢气用气管、和用于检测氢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氢分离冷却器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氢气放空管组中设置有氢气纯度分析仪;
氧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氧气出气口和所述原料水箱连通的氧换热器、与所述原料水箱通过氧气冷却管组连通的氧冷却器、和接入所述氧冷却器的氧气放空管组,所述氧冷却器和所述氢分离冷却器能通过回水管路相连通,所述氧气放空管组中设置有氧气纯度分析仪;
冷却水管组,包括冷却水进水管和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能通过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并联进入所述氧换热器、所述氧冷却器和所述氢分离冷却器中进行换热后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流出;
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氢气纯度分析仪、所述氧气纯度分析仪、设置在所述氧气出气口处的出水温度传感器、及设置在所述氢气放空管组、所述氢气用气管、所述回水管路、所述冷却水管组中的多个电磁阀电连接;
在工作状态下,原料水能从外部流经所述原料水箱后进入所述电解槽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从所述氢气出气口流入所述氢组件,氧气从所述氧气出气口依次流入所述氧组件,所述控制单元能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氢气纯度分析仪、所述氧气纯度分析仪和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生成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多个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中设置有原料水进水止回阀和原料水进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水管中沿原料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出水阀、进水泵、进水流量计、离子交换树脂柱、过滤器、进水温度传感器、进水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放空管组包括氢气放空管和氢气纯度检测管,所述氢气放空管、所述氢气纯度检测管和所述氢气用气管并联接入所述氢分离冷却器,所述氢气放空管、所述氢气纯度检测管和所述氢气用气管中分别设置有一个电磁阀,所述氢气纯度分析仪沿氢气流向设置在所述氢气纯度检测管中电磁阀之后;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能持续接收来自所述氢气纯度分析仪和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并发送的两路电信号,基于所述两路电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控制单元能分别控制所述氢气放空管组中电磁阀、和所述氢气用气管中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放空管组包括并联接入所述氧冷却器的氧气放空管和氧气纯度检测管,所述氧气放空管中设置有氧气放空阀,所述氧气纯度检测管中沿氧气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氧气检测阀和所述氧气纯度分析仪,在工作状态下,基于所述氧气纯度分析仪采集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的电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所述控制单元能打开所述氧气放空阀以将氧气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式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包括冷却水总进水管、并联接入所述冷却水总进水管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中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磁阀;
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包括冷却水总出水管、并联接入所述冷却水总出水管的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
其中,所述冷却水总进水管和所述冷却水总出水管中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阀和冷却水出水阀,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通以完成与所述氢分离冷却器的换热,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通以完成与所述氧换热器的换热,所述第三进水管和所述第三出水管相连通以完成与所述氧冷却器的换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17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