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知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977.0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0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费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2458;G06F16/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林涛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知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一种感知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用户感知指示,获取待处理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所述用户感知指示包括有用户感知种类标签;
确定所述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中的各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事先设置的数据库对应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根据所述用户感知标准列队,从所述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用户感知种类标签的目标用户操作行为数据;
在所述事先设置的数据库分析所述目标用户操作行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事先设置的数据库输出用户感知状态,所述用户感知状态包括感知描述线程,并用于对所述用户感知种类标签进行描述;
获取对所述感知描述线程的补差操作,并根据所述补差操作生成所述用户感知种类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感知种类标签包括事先设置的感知矢量,所述获取对所述感知描述线程的补差操作,并根据所述补差操作生成所述用户感知种类标签,包括:
获取对所述感知描述线程的补差操作,并根据所述补差操作确定所述感知描述线程对应的线程系数;
获取所述感知描述线程的系数和感知标准系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线程系数对应的目标感知,并将所述目标感知作为所述事先设置的感知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中的各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事先设置的数据库对应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中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中数据内容的误差数据特征向量,所述误差数据特征向量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误差分析特征向量、误差修正特征向量、误差范围特征向量和误差弥补特征向量;根据所述误差数据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事先设置的数据库中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误差数据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事先设置的数据库中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包括:
在所述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数据内容包括误差分析特征向量时,统计所述数据内容的全部内容,并根据所述全部内容和误差分析事先设置的感知方向,确定所述误差分析特征向量的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事先设置的数据库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在所述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数据内容包括误差修正特征向量时,获取所述误差修正特征向量的数据内容的指示感知标准,并将所述指示感知标准作为所述误差修正特征向量的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中数据在所述事先设置的数据库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在所述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数据内容包括误差范围特征向量时,统计所述数据内容的误差范围特征向量,并根据所述误差范围特征向量和误差范围事先设置的感知方向,确定所述误差范围特征向量的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所述事先设置的数据库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在所述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数据内容包括误差弥补特征向量时,获取所述误差弥补特征向量的数据内容的指示感知标准,并将所述指示感知标准作为所述误差弥补特征向量的其中一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所述事先设置的数据库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6.一种一种感知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端和智能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端和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的用户感知指示,获取待处理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所述用户感知指示包括有用户感知种类标签;
确定所述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中的各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在事先设置的数据库对应的用户感知标准列队;
根据所述用户感知标准列队,从所述用户操作行为数据集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用户感知种类标签的目标用户操作行为数据;
在所述事先设置的数据库分析所述目标用户操作行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9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服务运营平台
- 下一篇:耳部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及刺激耳部迷走神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