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轻量化的望远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0897.5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王建立;蔡盛;吕天宇;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16 | 分类号: | G02B23/16;G02B2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朱红玲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望远镜 系统 | ||
1.一种超轻量化的望远镜系统,采用基于碳纤维板材以及镁铝合金金属件构成的拼接框架式结构,其特征是:
所述框架式结构包括主镜组件(2)、次镜组件(1)以及桁架组件(3);所述主镜组件(2)与次镜组件(1)通过桁架组件(3)连接;
所述主镜组件(2)包括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2)、主连接件(23)、辅助连接件(24)和主镜支撑组件(25);
所述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和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2)通过间隔布置的主连接件(23)和辅助连接件(24)连接,所述主连接件(23)和辅助连接件(24)之间布置蒙皮(26);
在所述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1)的一侧通过螺钉将桁架杆连接座(18)穿过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2)上的相应孔位,与主连接件(23)连接;
在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的一侧安装有主镜支撑组件(25),穿过所述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上的光孔与分别与主连接件(23)、辅助连接件(24)上对应的螺纹孔连接;
所述主连接件(23)和辅助连接件(24)均为C字型结构,所述主连接件(23)的一端为长台阶,另一端为短台阶;短台阶一侧方向朝向次镜,台阶上有并排的四个螺纹孔,外侧螺纹孔(231)用于连接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2),内侧螺纹孔(232)用于连接桁架杆连接座(18);长台阶一侧具有内外两排螺纹孔,外排螺纹孔(233)连接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内排螺纹孔(234)连接主镜支撑组件(25);
所述辅助连接件(24)安装在望远镜中心垂面的45°正交方向上,作为采用三镜折转光路光学系统中,三镜组件安装基座的连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量化的望远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组件(2)的前后两部分为正八边形形状、中心圆形开孔的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和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2)的厚度均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量化的望远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镜碳纤维板(21)与第二主镜碳纤维板(22),采用T700材料;
所述主连接件(23),采用镁铝合金材料;
所述辅助连接件(24),采用镁铝合金材料;
所述桁架杆连接座(18),采用镁铝合金材料;
所述蒙皮(26),采用铝合金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量化的望远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镜组件(1)包括四组叶片(11)、滑动块(12)、次镜支撑组件(13)第一次镜碳纤维板(16)和第二次镜碳纤维板(17);
所述第一次镜碳纤维板(16)和第二次镜碳纤维板(17)通过次镜连接座(14)连接;
在四组叶片(11)外端通过螺钉分别连接滑动块(12),并将叶片(11)内端与装调好的次镜支撑组件(13)在相应位置通过螺钉相连接;
所述次镜支撑组件(13)与次镜连接座(14)通过四片金属叶片(11)连接,叶片张紧力可调整,滑动块(12)在次镜连接座(14)内部径向滑动,通过旋紧螺母(15),带动滑动块(12)径向移动,达到调节叶片(11)张紧力的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量化的望远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次镜组件(1)碳纤维板材为圆环形形状,碳纤维板材厚度5mm;
所述次镜连接座(14)为中空的长方体,截面为C型,开口一侧短边距离与金属叶片(11)外端连接的滑动块(12)相适配,间隙配合0.02mm-0.05mm,开口另一侧中心处具有一盲孔(141)及通孔(142),盲孔(141)尺寸与旋紧螺母(15)相适配,间隙配合0.03mm-0.08mm;在次镜连接座(14)的上表面处,具有两个贯通的螺纹孔(143),所述螺纹孔(143)一方面作为碳纤维板的连接孔,另一方面作为桁架杆连接座(18)的连接孔,螺钉穿过桁架杆连接座(18)上的光孔以及碳纤维板的光孔,将二者同时与次镜连接座(14)相连接;
所述的叶片(11)共有四片,均布在次镜支撑组件(13)四周,一端与次镜支撑组件(13)相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块(12)通过螺钉相连接,叶片厚1.5mm,滑动块(12)中间开槽1.5mm,开槽两侧分别为沉头光孔、螺纹孔,以便通过螺钉夹紧叶片(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8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