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介质滤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60636.3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卜伟;耿浩;余万里;乔龙;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滤波器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模介质滤波器,包括:本体上设有开口;盖板用于封闭开口以与本体围成内腔;膜片组件位于本体内、且将内腔分割为多个串接在一起的谐振腔;多个介质谐振器与多个谐振腔一一对应,每个介质谐振器位于一个谐振腔内;多个谐振腔至少包括在串接方向上、分布于两端的首端谐振腔和尾端谐振腔;输入端口位于围成首端谐振腔的本体或盖板上;输出端口位于围成尾端谐振腔的本体或盖板上,多模介质滤波器通过输入端口输入信号,并通过输出端口输出信号。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多模介质滤波器,装配结构简单高效,具备较高的可生产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介质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不同运营商或频谱之间可能会存在杂散和阻塞的干扰,为保证移动通信上下行性能良好,基站正常工作,其内部需要各种性能的滤波器。滤波器作为无线通信产品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使得有用信号通过以及对无用信号产生抑制。
电磁波在高介电常数物质中传播时,其波长可以缩短,利用这一理论,可采用介质材料代替传统空气腔金属滤波器,在相同指标下,滤波器的体积可以缩小。因此,介质滤波器对通信产品的小型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介质滤波器的研究一直是通信行业的热点。
目前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将多个部件沿着轴向逐级装配起来,装配零部件多,装配方式复杂,效率低,可生产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部分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模介质滤波器,装配结构简单高效,具备较高的可生产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介质滤波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开口;盖板,用于封闭所述开口以与所述本体围成内腔;膜片组件,位于所述本体内、且将所述内腔分割为多个串接在一起的谐振腔;多个介质谐振器,多个所述介质谐振器与多个所述谐振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介质谐振器位于一个所述谐振腔内;多个所述谐振腔至少包括在串接方向上、分布于两端的首端谐振腔和尾端谐振腔;输入端口,所述输入端口位于围成所述首端谐振腔的本体或盖板上;输出端口,所述输出端口位于围成所述尾端谐振腔的本体或盖板上,所述多模介质滤波器通过所述输入端口输入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端口输出信号。
本申请提出的多模介质滤波器,包括本体和用于封闭本体开口的盖板,膜片组件将盖板和本体围成的内腔分割为多个串接在一起的谐振腔,如此,在装配时,只需在每个谐振腔内放置一个介质谐振器,并通过围成首端谐振腔的本体或盖板上的输入端口输入信号,通过围成尾端谐振腔的本体或盖板上的输出端口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介质滤波器本身的功能,且本申请中可直接将所有的零部件都容置于本体内,盖上盖板即可完成装配,装配结构简单高效,具备较高的可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中多模介质滤波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中多模介质滤波器的爆炸图;
图3是一个谐振腔内介质滤波器呈十字架结构时所有部件的爆炸图;
图4是将如图3所示的一个谐振腔内所有部件的爆炸图组合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2所示的多模介质滤波器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1所示的多模介质滤波器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如图1所示的多模介质滤波器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将如图1所示的多模介质滤波器本体和盖板组装后的剖视图,或者如图2所示的本体和盖板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中耦合膜片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中耦合膜片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中介质滤波器和支撑件未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