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509.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莲;温辛刚;王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雪莲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22;C04B33/04;C04B33/24;C04B3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窑柴烧黑釉瓷 多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其特征在于,由盖置的顶端、腰身、底部、腰身釉层、底部表面釉层和底部内里釉层组成,所述腰身连接顶端和底部。具有多功能用途,结实耐用,干净卫生,富裕文化性和观赏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行业的茶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
背景技术
在茶具领域,盖置属于辅助泡茶用具。人们泡茶时,壶盖和盖碗的盖经常会因无处可放而感到不便,直接放桌面略显不卫生,还容易滑落摔碎。而如果选择盖置有人又会觉得购买不便,一物难寻,且功能单一,在茶桌上容易被人忽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具有功能多样性,既能做盖置又能当茶杯或闻香杯。使用建阳当地的含铁胎土进行拉坯,表面施以特制的天然釉水,用柴窑进行高温烧制。不仅古朴优美,而且体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宋代建窑黑瓷。同时该发明的制作与使用还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由顶端、腰身和底部组成,所述腰身连接顶端和底部。
1.制作工艺
选取建阳原矿铁胎土进行练泥,手工一体拉坯、修坯,修成上窄下宽,中间弧线腰身,底部外层圆肚形状,内层凹陷。其中顶端直径为25m,高70mm,底部直径为40m,成型坯体晾干后进行修坯,修坯后进行烘干素烧再施釉。采用内荡和外浸的方法半露胎施釉,顶端盖置部分不施釉,腰身和底部圆肚里外均施釉。釉层高为44mm,顶端裸露部分高为16mm。烧制时,倒置放入建阳龙窑进行柴烧,烧制过程控制窑内气氛为氧化焰或还原焰,并在1200℃~1400℃高温下两次烧制而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2.使用方法
在泡茶时,当需要向壶内投茶或注水时,可将壶盖放于盖置顶端。品茶时,盖置可做品茗杯和闻香杯用,即将盖置倒立,底部朝上,注入茶汤。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用途多样:泡茶时,置于茶盘之上盛放壶盖;喝茶时可当品茗和闻香杯使用。
(2)干净卫生:壶盖放在盖置上,保持壶盖干净卫生,茶盘秩序井然。
(3)结实耐用:采用建阳原矿铁胎土制作,高温烧成后胎体结实耐用。
(4)富于情趣和观赏性:本发明流线体造型优美,顶端露胎,釉汁垂流厚挂,釉色玄幻,纹理鲜活,能够增添泡茶过程中的乐趣和愉悦体验。
(5)一种文化的传承:宋代建窑黑釉瓷是中国黑瓷的代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述多用途盖置,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的制作尺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的整体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置顶端;2.腰身;3.底部;4.腰身釉层;5.底部表面釉层;6.底部内里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建窑柴烧黑釉瓷多用途盖置,其特征在于,由盖置的顶端1、腰身2,底部3,腰身釉层4,底部表面釉层5和底部内里釉层6组成,所述腰身2连接顶端1和底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雪莲,未经王雪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废物利用的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柔性基材双面镀膜方法及双面镀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