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道移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0388.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曹琛;李瑞贤;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13/07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苏冲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道移载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辊道移载装置,包括辊筒支撑组件、传动箱和驱动组件;辊筒支撑组件包括辊筒主支撑梁和安装在辊筒主支撑梁上的多个辊筒,多个辊筒沿辊筒主支撑梁长度方向安装排列;传动箱可拆卸连接在辊筒主支撑梁一侧,传动箱与多个辊筒均可拆卸连接,传动箱用于实现辊筒之间的联动;驱动组件包括手动驱动组件和电动驱动组件;手动驱动组件与辊筒主支撑梁上两端部的任一辊筒可拆卸连接,手动驱动组件用于对辊筒提供动力;电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可拆卸连接传动箱,电机用于对传动箱提供动力。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辊道移载装置,设有两种传动装置对辊道进行驱动,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应对多种传动情况下的货物移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辊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辊道移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辊道装置来传输重载长型货物,但一般的辊道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传输导向性差、移载精度低、通用性差,在通用性、精确性、安全性上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辊道移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重载长型货物移载自动化程度低、导向性差、精度低、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辊道移载装置,包括辊筒支撑组件、传动箱和驱动组件;
辊筒支撑组件包括辊筒主支撑梁和安装在辊筒主支撑梁上的多个辊筒,多个辊筒沿辊筒主支撑梁长度方向安装排列;
传动箱安装在辊筒主支撑梁一侧,传动箱与多个辊筒均可拆卸连接,传动箱用于实现辊筒之间的联动;
驱动组件包括手动驱动组件和电动驱动组件;
手动驱动组件与辊筒主支撑梁上两端部的任一辊筒可拆卸连接,手动驱动组件用于对辊筒提供动力;
电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可拆卸连接传动箱,电机用于对传动箱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辊筒支撑组件还包括轴承座;
辊筒两端均设有轴承座,辊筒靠近传动箱一端延伸出轴承座,辊筒端部延伸至传动箱内;
轴承座内设有调心滚子轴承。
进一步的,传动箱包括箱体、箱盖、主动齿轮、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第四惰轮、第五惰轮、第六惰轮、第七惰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和第七传动齿轮;
箱体和箱盖可拆卸连接;
多个辊筒均对应套接有相应的传动齿轮;
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第四惰轮、第五惰轮、第六惰轮、第七惰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和第七传动齿轮均转动连接在箱体内;
主动齿轮与第一惰轮啮合,第一惰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与第二惰轮啮合,第二惰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三惰轮啮合,第三惰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惰轮啮合,第四惰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五惰轮啮合,第五惰轮与第五传动齿轮啮合,第五传动齿轮与第六惰轮啮合,第六惰轮与第六传动齿轮啮合,第六传动齿轮与第七惰轮啮合,第七惰轮与第七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上还设有用于插接电机输出轴的键槽插孔。
进一步的,手动驱动组件包括减速器、前连接板、后连接板和驱动单元;
手动驱动组件安装在辊筒主支撑梁远离传动箱一侧;
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前连接板上,减速器安装在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之间;
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转把和带座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未经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告警日志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