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在线取能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302.6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汤雪松;蒋兴良;吴彬;张志劲;朱顺友;陈宇;黄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铜梁供电分公司;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M7/217;H02M1/32;H02J7/00;H02J7/34;H02J13/00;H02J9/06;H02H7/125;H02H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输电 线路 地线 在线 供电系统 | ||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在线取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线的取能模块、防雷模块、整流稳压模块、储能模块以及控制通信模块;
所述取能模块的输出端与防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雷模块的输出端与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整流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向负载供电,所述整流稳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储能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整流稳压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控制通信模块接收整流稳压模块输出监测信号并向整流稳压模块的控制端以及取能模块的控制端输出控制命令,所述控制通信模块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在线取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模块包括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器CT2、单刀双掷开关SW1、单刀双子开关SW2、电阻R1和电阻R2;
电流互感器CT1的取能线圈的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SW1的动触点连接,电流互感器CT1的另一端连接于防雷模块的负输入端,单刀双掷开关SW1的第一静触点连接于防雷模块的正输入端,单刀双掷开关SW1的第二静触点通过电阻R1连接于防雷模块的负输入端;
电流互感器CT2的取能线圈的一端连接于防雷模块的正输入端,电流互感器CT2的取能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单刀双掷开关SW2的动触点,单刀双掷开关SW2的第一静触点通过电阻R2连接于防雷模块的正输入端,单刀双掷开关SW2的第二静触点连接于防雷模块的负输入端;
单刀双掷开关SW1和单刀双掷开关SW2的控制输入端均与控制通信模块的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在线取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稳压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过压保护电路以及稳压输出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防雷模块的输出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向负载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架空输电线路地线在线取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可控硅Q9、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稳压芯片U1以及稳压管ZD3;
其中,三极管Q4和三极管Q8均为P型三极管;
三极管Q8的发射极作为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于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于三极管D3的正极,三极管D3的负极连接于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向负载供电;
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6连接于三极管Q8的基极,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于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电阻R15连接于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基极与可控硅Q9的正极连接,可控硅Q9的负极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4连接于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于可控硅Q9的负极,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于控制通信模块的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于电阻R17与负载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7与二极管D2的负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8连接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可控硅Q9的控制极,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电阻R20连接于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于控制通信模块的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稳压管ZD3的负极连接于二极管D3的正极,稳压管ZD3的正极通过电阻R19连接于可控硅Q9的控制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铜梁供电分公司;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铜梁供电分公司;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3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手性叔丁基亚磺酰胺合成手性尼古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轨道式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