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138.9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洋;叶小敏;何涛;赵友全;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16 | 分类号: | B21C3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径管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径管件加工工艺,使用于一模具,所述模具内具有第一夹持空间;所述加工工艺包括:步骤A1:将同径管件加工成异径管件,将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夹持于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内,将抽芯头的一端贯穿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且所述抽芯头的一端贯穿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步骤A2:抽拉所述抽芯头,所述抽芯头与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内壁挤压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管壁,控制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本发明通过抽拉工艺控制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加工工艺简单巧妙,通过推缩工艺加工异径管件的同时进一步控制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生产效率较高,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径管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径管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行业内异径管件的直接生产有冲床缩口、旋压缩口等工艺,其中,冲床缩口的工艺会导致产品缩口端的壁厚增厚较多,不仅造成产品重量较大,而且不利于成本控制,而旋压缩口的工艺可以控制产品缩口端的壁厚,但整体生产效率低下,降低了批量生产的效率,从而造成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上针对产品缩口端的壁厚增厚的问题,行业内都是增加一道切屑工序,将产品缩口端的壁厚削减,用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产品重量,但增加该工序后也降低了整体生产效率。
我司采用推缩的工艺,实现异径直接缩口,达到缩口端壁厚可控,效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异径管件的加工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异径管件加工工艺,通过抽拉工艺控制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加工工艺简单巧妙,生产效率较高,降低生产成本,且通过推缩工艺加工异径管件的同时进一步控制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径管件加工工艺,使用于一模具,所述模具内具有第一夹持空间;
所述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A1:将同径管件加工成异径管件,将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夹持于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内,将抽芯头的一端贯穿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且所述抽芯头的一端贯穿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
步骤A2:抽拉所述抽芯头,所述抽芯头与所述模具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内壁挤压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管壁,控制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
上述的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其中,所述模具内具有依次连通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过渡空间和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内径;
在所述步骤A1包括:
步骤A1.1:将所述同径管件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内;
步骤A1.2:通过推缩头将该所述同径管件朝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方向推动,对该所述同径管件的一端进行缩口,使该所述同径管件加工成所述异径管件的同时,所述抽芯头的一端贯穿该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
上述的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其中,在所述步骤A1.2中,所述抽芯头保持不动,且所述抽芯头的一端位于所述过渡空间或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内。
上述的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其中,所述抽芯头的一端的外壁弧形设置。
上述的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其中,所述抽芯头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外壁沿所述抽芯头的轴向呈弧形设置。
上述的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其中,所述抽芯头的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所述异径管件的缩口端的壁厚等于所述同径管件的壁厚。
上述的异径管件加工工艺,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和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均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
- 下一篇:一种管件辅锡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