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105.4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丁九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2 | 分类号: | F16C35/02;F16C17/10;B24B4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高速 磨床 砂轮 主轴 圆锥 压轴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本发明圆锥动压轴承包括前轴承、后轴承、端盖、壳体;前轴承和后轴承的内壁均为圆锥台体,且前轴承和后轴承结构为非对称,即两者的锥度不同;后轴承锥度略大于前轴承锥度;前轴承和后轴承的内壁分别开有3条形状相同圆弧形油槽,等间距分布;与前轴承和后轴承匹配的磨床砂轮主轴,其前后段也为非对称的锥台体,并且其锥度分别与前轴承和后轴承锥度一致。本发明设计的圆锥动压轴承可承受载荷大,主轴转速增大,油楔动压效应加大,从而使承受载荷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
背景技术
磨床砂轮主轴轴承一般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其中滑动轴承又分为静压轴承和动压轴承。本发明仅涉及动压轴承。介绍一种“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这里高速磨削指除磨削超硬材料外通常为强力高效磨削工件。磨床主轴动压滑动轴承是最早机床主轴轴承之一,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在一九0五年发明的“活支可倾瓦块”动压轴承,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轴自身旋转将润滑液带入活支瓦块中,使瓦块在原本偏心的活支点上旋转微量弧度,与主轴表面形成一个夹角,产生油楔而实现动压工作效应,产生且仅产生主轴在Y轴和Z 轴二微支承载荷,即只产生径向载荷,而轴向无承载力。这种轴承为非完整主轴承载轴承,其结构动压效应显著,工作原理简单,且受外界影响较小。但该轴承需在轴向增设一维约束,并由此带来容易影响整个轴承系统工作的干扰。
本文中,设定X为轴承轴向,y为轴承垂直径向,Z为轴承水平径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轴向约束、系统工作稳定的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
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前轴承2、后轴承5、端盖1、壳体3;其中,轴承孔径与磨床砂轮主轴直径匹配;前轴承2和后轴承5的内壁均为锥台体,且前轴承2和后轴承5结构为非对称,即两者的锥度不同;设前轴承2的内壁锥度为k1,后轴承5的内壁锥度为k2, k1在1:7--1:10)之间,k2在1:5--1:7之间,即k2略大于k1;
锥度的定义如下:k=(R-r):L,R为锥台下底半径,r为锥台上底半径,L为锥台母线长度。
本发明中,前轴承2和后轴承5的内壁分别开有3条形状相同圆弧形油槽7,等间距分布;即将轴承内壁分隔为相同的三段圆弧(从轴横截面看);并且,每段内壁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等于或近似等于弧形油槽对应的圆心角;弧形油槽的母线与锥台母线平行。
本发明中,圆弧形油槽7最大深度为10-15 mm。
与本发明设计的前轴承2和后轴承5匹配的磨床砂轮主轴4,其前后段也为非对称的锥台体,并且其锥度分别与前轴承2和后轴承5锥度一致;
组装时,分别将前轴承2和后轴承5装配至砂轮主轴的前后段位置,前、后轴承的内壁主轴前后段两锥台体的间隙为50-60μ(丝);前、后轴承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过盈配合,进行固定;然后前、后轴承的两端分别加上端盖;再在后轴承5端的主轴上安装上砂轮。
本发明设计的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其轴承油腔承载机理参见图3所示。
轴承工作前,油液充满三个油槽及其对应油腔8即四边形abcd中(这里暂不考虑间隙),当主轴(如图示n方向)转向启动后,油腔abcd中的油液被主轴带入befc封油面上。这里,四边形abcd中的bc边是轴承径向封油面9的边界线,ab边是油腔的上圆弧,cd边是油腔的下圆弧 ,ad边是油槽与油腔的边界线。油腔是贯穿的,也就是说此轴承油腔无轴向封油面。主轴的转动过程产生如下结果:就是形成了阶梯动压油楔,产生的动压力区域10可承受载荷,主轴转速增大,油楔动压效应加大,承受载荷升高。这里油液粘度也与载荷成正比。
本发明设计的非对称高速磨床砂轮主轴圆锥动压轴承,其工作原理参见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丁九机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丁九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肌肉修复的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异径管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