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街流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9967.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成;黄勤波;叶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2 | 分类号: | G01F1/32;G01F15/06;G01F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涡街流量计,属于流量计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和管道相连接的测试管、位于测试管内用于测试流量的传感器、用于显示流量数据的显示器以及连接在传感器和显示器之间的传输线,在显示器和测试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显示器高度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外管、内管和螺纹套,外管的底部与测试管固定连接,螺纹套与外管转动连接,内管的外壁加工有螺纹,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并和螺纹套螺纹连接,显示器安装在内管的上方。本申请具有达到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显示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量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街流量计。
背景技术
涡街流量计是根据卡门涡街原理研究生产的测量气体、蒸汽或液体的体积流量、标况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体积流量计。主要用于工业管道介质流体的流量测量,如气体、液体、蒸汽等多种介质。
参照图1和图2,现有技术中的涡街流量计包括用于连接管道的测试管1、位于测试管1内用于测试流量的传感器11、用于显示流量数据的显示器12以及连接在传感器11和显示器12之间的传输线13,在测试管1和显示器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管9,传输线13位于固定管9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显示器进行数据记录,但由于现有的显示器高度较低存在有不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显示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显示器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涡街流量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涡街流量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涡街流量计,包括用于和管道相连接的测试管、位于测试管内用于测试流量的传感器、用于显示流量数据的显示器以及连接在传感器和显示器之间的传输线,在显示器和测试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显示器高度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外管、内管和螺纹套,外管的底部与测试管固定连接,螺纹套与外管转动连接,内管的外壁加工有螺纹,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并和螺纹套螺纹连接,显示器安装在内管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将管道连接在测试管的两端,然后转动螺纹套,在螺纹套和内管之间的螺纹连接作用下,使内管从外管的内部伸出,并带动着显示器进行高度调节,直至将显示器调整至合适高度。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对显示器的高度调节,为工作人员观察显示器数据提供了方便,
可选的,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设有第一锥齿轮,传输线贯穿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沿着自身转动轴线方向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连接杆贯穿外管并在外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手轮,连接杆与外管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内管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手轮,通过手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再通过和第一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着螺纹套转动,从而便可使内管伸出或收入至外管内。
可选的,所述内管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在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连接杆从避让槽内伸入至内管的内部,连接杆在内管的内部穿设有绕线辊,且连接杆与绕线辊固定连接,传输线从连接杆背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穿入从连接杆的周向侧壁穿出并缠绕至绕线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转动手轮时可通过连接杆带动着绕线辊一同转动,当内管从外管的内部伸出时,使传输线缠绕着缠绕辊上,当内管收入至外管的内部时,使传输线从绕线辊上放出,从而实现了在对内管高度调节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传输线的收放。
可选的,所述内管在背离避让槽的一侧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外管的内壁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且限位块两侧的侧壁与内管在限位槽处的两侧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在限位槽内对内管起到了限制作用,避免工作人员在对螺纹套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内管一同转动,保证了内管可顺利的沿着外管的长度方向伸出或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9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