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注入轻质油实现稠油冷采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59238.X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瑾;孙肖;王学武;代晓东;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34/06;E21B33/128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赵春利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注入 轻质油 实现 稠油冷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开采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连续注入轻质油实现稠油冷采的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抽油泵筒的下端连接注入双层隔离管,双层隔离管的下端连接注入抽吸分流器,注入双层隔离管的内腔设有抽吸浮动球,注入抽吸分流器的下端连接注入稀释器,注入抽吸分流器的内腔下部设有多功能定压隔离板,在封隔器的内腔上部设有封隔器座封定压板,抽油泵筒内安设抽油泵柱塞。有益效果是:不存在施工中出现烫伤的危险,由于采用的是稠油冷采工艺,也避免了开采出来的稠油在集输中因温度的下降而导致输油管道被堵的风险;稀释源采用轻质油,可以实现连续注入,与化学稀释源相比,轻质油的数量更为充足和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开采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连续注入轻质油实现稠油冷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在石油开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稠油具有分子链烃长,分子重的特点,而形成的粘度高,流动性差,因此,在稠油开发中存在难度大的特性。目前,稠油的开采,主要采用热采的方式,通过对油藏或井筒加热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能,以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主要有注蒸汽、伴热电缆、井下加热炉、电热杆、火烧油层等方法。但是这种热采的开采方法,不但开发费用高,开采速度慢(注:注采时,必须停井、焖井),而且开采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如高温烫伤等)。
近年来,从事稠油开采的技术人员已将注意力转移到稠油冷采的研究和应用上,在稠油的冷采上,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大部分是采用化学降粘剂的形式,一般是在地面将化学降粘剂通过油管高压注入地下,然后,再进行开采,其存在的问题是:首先,一般是通过柱塞泵来进行开采石油,在需要注入化学降粘剂的时候,需要将柱塞取出,这需要耗费3-7天的时间来完成,通过作业将柱塞取出;注入完化学降粘剂之后,还需要再花费作业时间将柱塞下入井下,这又需要花费3-7天的时间,从而造成冷采的效率降低,不能实现连续注入和生产。虽然,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1110263761.2,专利名称为《小井组间用降粘剂循环回注对稠油进行降粘的冷采新工艺》,(1)通过注水井向含稠油的地层注入相应效果的降粘剂,利用注水井注水的水推作用,将降粘剂随水流过到稠油表面,降粘剂会将表层稠油乳化;(2)降粘后的稠油又随水进入多个生产井附近,再通过各个生产井的采油泵将这层中含有降粘剂、降粘后的稠油及水一起抽到地上;(3)通过管道进入油水分离站,油水分离后再将含有降粘剂的水通过注水井回注到含稠油的地层中。其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不用作业,减少了作业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其适用于具备注水井和生产井的油区,而单井并不适用;而且,采用的降粘剂一般是化学降粘剂,增加了后期的石油炼化工艺的处理难度。
另外,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10778296A,专利名称为《一种适用于浅井层的稠油冷采装置》,采用化学方法的冷采工艺,如主要是利用CaC2+H2O→C2H2+Ca(OH)2,即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C2H2被稠油吸收之后,使稠油变软、变稀,从而增大稠油的流动性。目前该方法已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然而,我们知道CaC2的量决定着该方法的使用周期,而所有的油井都是有容量的,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油井的容积大的情况,因此,这种冷采方法也是不能实现长时间的连续开采,一定时间后,还是需要更换CaC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连续注入轻质油实现稠油冷采的装置及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连续的注入轻质油,并且同时进行采油,避免了作业造成的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轻质油与稠油混合相溶后,有利于减轻后期的石油炼化的工艺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未经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9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柔性电路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