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材料纺粘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8069.8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陶光明;曾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赛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4H1/56 | 分类号: | D04H1/56;D04H1/542;D04H1/559;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 |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纺粘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材料纺粘布包括至少一个单层纤维纺粘层,所述单层纤维纺粘层包括超材料纤维,所述超材料纤维交织叠合形成孔隙;
其中,所述孔隙中,直径为100-3000nm的孔隙为反射孔隙,所述反射孔隙的总体积占所述纺粘布体积的10%-90%;
所述超材料纤维由包括聚合物基底材料和微纳颗粒的复合材料形成,所述微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30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中,直径为100-1000nm的孔隙为反射孔隙,所述反射孔隙的总体积占所述纺粘布体积的1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中,直径为300-900nm的孔隙为反射孔隙,所述反射孔隙的总体积占所述纺粘布体积的1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中,直径为400-700nm的孔隙为反射孔隙,所述反射孔隙的总体积占所述纺粘布体积的1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孔隙的总体积占所述纺粘布体积的50%-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00-7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颗粒在太阳辐射波段的折射率高于所述聚合物基底材料在太阳辐射波段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颗粒选自二氧化钛(TiO2)、硫化锌(ZnS)、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氧化锌(ZnO)、氮化硼(BN)、硅酸铝(Al2SiO5)、硫酸钡(BaSO4)、碳酸钙(CaCO3)、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碳酸镁(MgCO3)、碳酸钡(BaCO3)和硫酸钙(CaSO4)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底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氟树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偏氟乙烯(PVDF)、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磺酸钠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二醇(PEG)、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PVA)、聚乳酸(PLA)、聚氨酯(PU)、聚丙烯腈(PAN)、环烯烃类共聚物(COC)、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聚甲醛(POM)、聚苯醚(PPO)、聚酰亚胺(PI)、醋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乙烯醇缩乙醛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颗粒的质量为所述聚合物基底材料的质量的5%-4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纺粘布包括N个所述单层纤维纺粘层,N个所述单层纤维纺粘层层叠设置,N≥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材料纺粘布,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单层纤维纺粘层,各层中的微纳颗粒的质量占所述层中的聚合物基底材料的质量的百分比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赛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山东赛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0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轮壳边角切割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料填充机及填充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