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肺脑复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6351.2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伟;王东;田渤涛;田素斋;康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M16/00;A61M16/06;A61F7/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肺脑 复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肺脑复苏装置,其结构包括背板,在背板上安装支撑调整架,呼吸臂和循环臂安装在支撑调整架上,冰帽放置在装置上。心肺脑复苏装置具有三大功能,即胸外按压、呼吸支持以及低温脑保护,循环臂用于进行心脏按压实现心脏复苏,呼吸臂用于为肺进行通气实现肺复苏,冰帽用于对大脑进行降温实现脑保护,三部分配合使用,在有/无电源、有/无气源条件下,均可对患者进行合适的胸部按压、肺部通气以及脑部降温保护,使患者恢复供氧并且降低大脑的氧气需求,减少甚至避免因为缺氧造成的损伤,将心脏骤停的患者的救活率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患者抢救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心肺脑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8分钟内建立基础的生命位置,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支持。
心跳停止后4分钟内进行CPR(心肺复苏),有32%的病人能够救活,而在4分钟之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的人能够救活,因此发生心跳停止后的最初4分钟被称为黄金四分钟。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就会造成患者大脑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
但专业的心肺复苏方法普通人很难掌握,人工CPR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几乎无法做到有效的按压,也就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而等待救护车或专业人员又会耽误最佳的抢救时期。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用于心肺复苏的设备,可以将心肺复苏的设备预先安装或放置在必要的场合如商场、车站以及公交车上等公共场合,但现有的心肺复苏设备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且功能有限,普通人员难以操作,同样无法快速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如现有的环抱式复苏装置,需要先将该装置缠绕捆绑在患者身上,然后启动进行胸部按压,但心肺复苏需要配合通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普通人员仍然无法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并且患者在经过心肺复苏抢救后,还需要救护车上的专业设备进行除颤,这种环抱式的复苏装置还需要拆卸下来后才能进行除颤,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影响了患者抢救过来的可能性。现在也有能够同时进行胸外按压以及通气的心肺复苏装置,虽然具有面罩用于对患者进行通气,但实际上专业的人工呼吸很关键的一步是打开患者的气道,因为患者在昏迷后舌头会堵住气道,所以只有通过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托下颌法等将患者气道打开后才能进行人工呼吸,普通人员基本上对此并不了解,而在使用心肺复苏装置的面罩时如果没有打开患者的气道,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现在亟需一种普通人员就能够操作,并且能够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快速有效地抢救的复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心肺脑复苏装置,以解决现有复苏装置普通人员难以操作、无法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快速有效救治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心肺脑复苏装置,包括:
背板,放置在地面或床板上,用于支撑整个装置并用于放置患者。
支撑调整架,设置于背板上,用于安装呼吸臂和循环臂并调节呼吸臂和循环臂的位置。
循环臂,安装在支撑调整架上,用于进行胸外按压。
呼吸臂,安装在支撑调整架上,用于为患者进行通气,包括呼吸悬臂架,在所述呼吸悬臂架上设置有负压吸引装置和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呼吸悬臂架内的第一密封腔,在所述第一密封腔上开有进气口,在所述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呼吸活塞,所述第一密封腔通过软管连通有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通过拉紧机构和所述呼吸悬臂架连接,所述呼吸面罩包括倒U型的弹性架,在所述弹性架的两个侧臂下端的内侧设置有勾板,在两个侧臂之间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罩体,在所述罩体的下端口设置有开口环,所述开口环包括上下分布的大环形片和小环形片,所述大环形片的内圈和所述小环形片的内圈之间通过环形壁相连接,所述大环形片的边缘连接在所述罩体的下端口上与嘴部对应的位置,在所述罩体的上端口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和软管连通,在所述罩体的两侧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支撑杆以及勾板之间通过弹性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动下料机构的板料折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