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环保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55878.3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远;罗艳丽;彭志发;徐弯弯;苗靖;王学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远 |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C04B33/138;C04B33/132;C04B33/13;C04B38/06;C04B3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旭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5 | 代理人: | 程文霞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环保 透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环保透水砖,包括透水砖块,所述透水砖块上表面设置横向水槽和竖向水槽,所述横向水槽和竖向水槽内均设置导流孔,所述透水砖块两侧中部对称设置燕尾槽,所述透水砖块两侧形成凸起部,两个相邻凸起部并列排布与燕尾槽结构匹配;所述透水砖块前端设置弧形凸起,后端设置与其匹配的弧形凹槽。通过对透水装的结构以及原材料进行改进,制备的透水砖强度高,透水性能好,而且更加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环保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街道、人行道的地砖铺设越来越多的考虑排水、透水、绿色以及环保等因素,因此透水砖的使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要考虑砖体结构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另外透水砖的材料选择也更注重绿色环保。目前城市街道、人行道透水砖结构主要考虑设置排水孔,防止雨水聚集;而砖体的材料由混凝土透水砖、陶瓷透水砖以及沙基透水砖等,目前现有技术中也研究采用污泥、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制备透水砖,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专利文献(202010957733.X)公开一种榫卯结构混合纤维再生混凝土透水砖,包括透水砖本体,透水砖本体为长方体结构,在其长度方向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榫头,该榫头呈十字块状结构,且榫头与透水砖本体一体成型,透水砖本体后端面自后朝前开设有与相邻榫头相卯合的十字槽状的卯眼,所述透水砖本体在与榫头相邻的侧面外凸出有连接凸块,该连接凸块与透水砖本体一体成型,在其相对一侧对应位置朝内开设与连接凸块配合的矩形槽体,该专利中的透水砖主体之间可通过相邻的榫头和卯眼进行拼接,榫卯结构能够提升相邻透水砖之间的贴合强度,既保证砖体稳定结合,又能够使铺装后的路面达到迅速透水,具备透水效果好,结构稳定的特性,从而解决透水砖因为松动而导致的问题。但是这种连接在实际铺设的时候,只能从侧边进行贴合操作,影响工作效率。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01811388189.0)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磨透水砖,由以下原料制成:铸造旧砂64~66、废旧陶瓷37~39、火山岩23~25、沸石粉15~17、海泡石粉6~8、水泥5~7、改性黄胶泥4~6;该发明提供的高强度耐磨透水砖,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得到的透水砖强度高,耐磨性强,避免透水砖表面出现破损和掉渣现象,明显延长使用寿命;将废旧陶瓷粉碎后加入盐酸溶液进行浸泡,再进行高温加热,增加废旧陶瓷的多孔结构,提高透水砖的透水性和保水性;火山岩粉碎的颗粒较大,能够保持其多孔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能够提高透水砖的耐磨性能,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粉碎现象。该专利是通过火山岩粉碎的颗粒形成多孔结构,这种成孔方法一般形成的透水孔连通性不强,而且孔壁容易坍塌,影响强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环保透水砖,通过对透水装的结构以及原材料进行改进,制备的透水砖强度高,透水性能好,而且更加绿色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环保透水砖,包括透水砖块,所述透水砖块上表面设置横向水槽和竖向水槽,所述横向水槽和竖向水槽内均设置导流孔,所述透水砖块两侧中部对称设置燕尾槽,所述透水砖块两侧形成凸起部,两个相邻凸起部并列排布与燕尾槽结构匹配;所述透水砖块前端设置弧形凸起,后端设置与其匹配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块下表面设置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和竖槽横截面均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水槽中的导流孔与横槽连通,所述竖向水槽内的导流孔与竖槽通过引流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砖块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高炉矿渣30-40份、废瓷粉15-20份、造孔剂8-10份、酚醛树脂4-5份、煤矸石8-12份、凹凸棒粘土15-20份。
进一步的,凹凸棒粘土经过表面改性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工艺为:凹凸棒粘土在500℃煅烧3h,然后分散在水中形成20-30wt%悬浮液,然后加入2-3wt%重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反应1-2h,抽滤后干燥研磨成粒径≤0.1mm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远,未经孙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凭证通行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