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模、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5721.0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方天兵;禹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马梓洋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模 线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模、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绕线模包括模芯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模芯设于两个侧板之间并围成有绕线区。绕线区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用于使第二层首圈绕线及位于第二层且与第二层首圈绕线相邻的绕线粘结于第一层尾圈绕线,第二凸出部用于使第二层尾圈绕线及位于第二层且与第二层尾圈绕线相邻的绕线粘结于第一层首圈绕线。如此,增加第一层首圈绕线及第一层尾圈绕线的粘结面积,提高粘结力,有效避免线圈出现松线的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模、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自粘性漆包圆铜线制作的空心线圈,其制作方法是将自粘性漆包圆铜线绕制在绕线模上,待绕制成型后,利用通电、烘烤或酒精溶解等方式实现自粘。然而,采用传统的绕线模制作的自粘性空心线圈普遍会出现第一层首尾圈松线的现象,处于松线或半松脱的线在后续作业过程中容易拉脱,导致线圈出现伤线现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绕线模、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能够防止线圈出现松线的现象。
一种绕线模,包括:
至少两个侧板,至少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及
模芯,设于至少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并与两个所述侧板围成绕线区;所述绕线区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用于使第二层首圈绕线及位于第二层且与所述第二层首圈绕线相邻的绕线粘结于第一层尾圈绕线,所述第二凸出部用于使第二层尾圈绕线及位于第二层且与所述第二层尾圈绕线相邻的绕线粘结于第一层首圈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区至少包括用于卷绕第一层绕线的第一绕线区及用于卷绕第二层绕线的第二绕线区,所述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绕线区,且所述第一绕线区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绕线区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分别设于至少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或者,所述第一凸出部设于所述模芯表面对应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位置,所述第二凸出部设于所述模芯表面对应另外一个所述侧板的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凸出部设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凸出部设于所述模芯表面对应另外一个所述侧板的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凸出部设于所述模芯表面对应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位置,所述第二凸出部设于另外一个所述侧板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用于抵触所述第一层尾圈绕线的第一接触面及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层首圈绕线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凸出部包括用于抵触所述第一层首圈绕线的第三接触面及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层尾圈绕线的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四接触面呈夹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及所述第二凸出部均为凸台部,所述凸台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层绕线的高度,所述凸台部的宽度为绕线半径的奇数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用于抵触所述第一层尾圈绕线的第一接触面及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层首圈绕线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凸出部包括用于抵触所述第一层首圈绕线的第三接触面及用于抵触所述第二层尾圈绕线的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四接触面位于同一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侧板活动设置,移动所述侧板能够调节所述绕线区的宽度;所述绕线模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模芯,沿所述固定块的周向设有螺纹;活动设置的所述侧板设有与所述固定块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固定块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活动设置的所述侧板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