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内墙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5600.6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钱科技;季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县钧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内墙 腻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内墙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是以如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松香聚醚磺酸盐4‑6份、埃洛石纳米管3‑5份、白色水泥10‑20份、无机填料20‑30份、聚醚基酰胺基共改性八四甲基环四硅氮烷5‑8份、羟丙基‑β‑环糊精1‑2份、偶联剂0.8‑1.2份、纳米硼纤维2‑4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内墙腻子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环保内墙腻子粉综合性能和性能稳定性好,耐水性与粘结性极强,机械力学性能和环保性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修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内墙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墙腻子粉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凝胶材料,用以填充墙面的空隙及修补被涂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以便能够使涂料或者漆面涂在墙面上能形成平整和均匀的漆膜。内墙腻子粉是建筑涂料涂装过程中的配套材料,其不可缺少。随着人们对提高居住环境意识上的提高及使用场所的多样化,对内墙腻子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有优异的粘结度、耐水性,抗龟裂、不起皮、不脱落,还需要其安全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
目前常见的内墙腻子粉多以白水泥、惰性填料、化学添加剂为主要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得到,这种干粉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后,按要求直接加水搅拌成膏状即可刮涂施工,十分方便。然而,传统腻子粉不可避免地存在易收缩开裂、起壳、剥落等缺陷,除此之外,市面上的腻子粉还或多或少存在工艺复杂,容易释放出甲醛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可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受损,严重时可致中毒和致癌,对婴幼儿以及年老体弱者危害更大,耐水洗性差,导致后期施工出现粉化、涂层龟裂、起皮、脱落、长霉现象,产生建筑装修质量问题和纠纷,而且白度和质感均不够等问题。
例如,申请号为201710657779.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墙腻子粉,包含:30-35重量%的灰钙粉;45-55重量%重钙;0.4-0.5重量%的纤维素;0.1-0.15重量%的淀粉醚;0.2-0.3重量%的胶粉;以及10-20重量%的功能性填料,其中,所述功能性填料由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和白寇仁组成。该内墙腻子粉不仅具有粘结强度高、透气性能好、施工开放时间长、容易操作、防水层能阻止潮气和盐份渗透污染,并抑制霉菌生长等优点,还能持续不断的散发中草药香味,达到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效果。然而,该内墙腻子粉还存在稳定性不佳、强度和硬度达不到具体施工要求等缺点。
本领域仍然需要一种综合性能和性能稳定性好,耐水性与粘结性极强,机械力学性能和环保性优异的环保内墙腻子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叙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和性能稳定性好,耐水性与粘结性极强,机械力学性能和环保性优异的环保内墙腻子粉;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环保内墙腻子粉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强,无需专用设备,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内墙腻子粉,其特征在于,是以如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松香聚醚磺酸盐4-6份、埃洛石纳米管3-5份、白色水泥10-20份、无机填料20-30份、聚醚基酰胺基共改性八四甲基环四硅氮烷5-8份、 羟丙基-β-环糊精1-2份、偶联剂0.8-1.2份、纳米硼纤维2-4份。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纳米硼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00-300nm,长径比为(10-16):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醚基酰胺基共改性八四甲基环四硅氮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D1:将单端环氧基聚醚、八四甲基环四硅氮烷、碱性催化剂加入到二甲亚砜中,在60-7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旋蒸除去二甲亚砜,用乙醚溶解产物,过滤取滤液,旋蒸除去乙醚,得到聚醚改性八四甲基环四硅氮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县钧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泗县钧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