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5046.1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竑;吕亚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都寝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D01F1/09;D01F1/10;D01F6/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 ||
1.一种抗菌枕,包括枕芯和套设于枕芯外的枕套,所述枕芯包括保护套和填充于保护套内的填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纤维主要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锦纶切片120-150份;
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2-15份;
双乙酸钠3-5份;
硅烷偶联剂A-172为0.5-2份;
所述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由2-4份纳米银、2-8份纳米氧化锌和5-10份吸水剂制备获得;
所述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的制备方法为:
将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和吸水剂混合煅烧,煅烧温度在500-650℃,煅烧1-1.5h,制得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锦纶切片进行改性处理获得改性锦纶切片,所述改性锦纶切片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获得:
120-150份锦纶切片;
150份苯酚;
1-3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4-8份聚乙二醇月桂酸酯;
所述改性锦纶切片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在50-60℃时,将锦纶切片溶解在苯酚中,再加入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和聚乙二醇月桂酸酯,升温至110-130℃,反应2-3h,制得改性锦纶切片和苯酚的混合液;
步骤二:将改性锦纶切片和苯酚的混合液减压浓缩,温度升高至150-180℃,浓缩2-4h,制得改性锦纶切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乙酸钠与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的重量比为1:(1.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纤维的原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5-2份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的重量比为1:(5-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为纳米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之间的重量比为1:(1-2):(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纤维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1:将锦纶切片、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双乙酸钠和硅烷偶联剂A-172混合,升温至220-230℃,反应2-3h,制得混合熔体;
步骤A2:将混合熔体挤出,挤出后经侧吹风冷却2-3h,集束上油,制得填充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和枕套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锦纶切片120-150份;
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7-10份;
双乙酸钠3-5份;
硅烷偶联剂A-172为0.5-2份;
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为1-3份;
棉丝80-100份;
所述保护套和枕套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B1:将锦纶切片、纳米载银氧化锌复配物、双乙酸钠、硅烷偶联剂A-172和乙撑双硬脂酸酰胺混合,升温至220-230℃,反应3-4h后制得熔融混合物;
步骤B2:将熔融混合物挤出,挤出后经侧吹风冷却1-2h,再经集束上油和卷绕操作制得初步抗菌锦纶丝;
步骤B3:将初步抗菌锦纶丝与棉丝以3:2的比例混纺,织得抗菌面料;
步骤B4:将抗菌面料通过裁剪和缝纫,制得保护套和枕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都寝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都寝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0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