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54448.X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王文亮;叶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7/04 | 分类号: | F03D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张阳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风电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先建立的三维数据库;其中,所述三维数据库中存储有各桨距角及叶尖速比对应的风能利用系数;
获取当前的平均风速,基于所述平均风速确定风机叶片在各预设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来流风速;
基于所述来流风速及所述三维数据库确定所述风机叶片在所述预设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最优桨距角,基于所述最优桨距角对风电机组进行变桨控制,以使所述风电机组的风能吸收率达到最大;
所述获取当前的平均风速,基于所述平均风速确定风机叶片在各预设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来流风速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风电机组的尺寸信息及所述风电机组所在环境下的当前平均风速;其中,所述尺寸信息包括所述风电机组的轮毂中心高度;基于所述尺寸信息及所述平均风速计算所述风机叶片在最高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第一来流风速以及最低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来流风速;
所述基于所述来流风速及所述三维数据库确定所述风机叶片在所述预设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最优桨距角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来流风速计算叶片在所述最高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叶尖速比,得到第一叶尖速比;基于所述第二来流风速计算叶片在所述最低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叶尖速比,得到第二叶尖速比;基于所述第一叶尖速比、第二叶尖速比和所述三维数据库确定所述风机叶片在所述预设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最优桨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叶尖速比、第二叶尖速比和所述三维数据库确定所述风机叶片在所述预设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最优桨距角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三维数据库中查找在所述第一叶尖速比下风能利用系数最大时对应的最优桨距角,得到叶片在所述最高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第一最优桨距角;
从所述三维数据库中查找在所述第二叶尖速比下风能利用系数最大时对应的最优桨距角,得到叶片在所述最低等效气动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最优桨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优桨距角对风电机组进行变桨控制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最优桨距角及所述第二最优桨距角,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各风机叶片对应的叠加桨距角;
获取各所述风机叶片的当前桨距角,将各所述风机叶片的当前桨距角与叠加桨距角之和发送至变桨执行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机组包括第一风机叶片、第二风机叶片和第三风机叶片,所述叠加桨距角的计算算式为:
其中,Δβ1为所述第一风机叶片的叠加桨距角,Δβ2为所述第二风机叶片的叠加桨距角,Δβ3为所述第三风机叶片的叠加桨距角,为风轮位置角,θc为相位补偿角度,βup为所述第一最优桨距角,βdown为所述第二最优桨距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来流风速的计算算式为:其中,Vup为所述第一来流风速,Vh0为所述平均风速,h0为所述轮毂中心高度,hup为所述最高等效气动中心位置的高度,a为风切变指数;
所述第二来流风速的计算算式为:其中,Vdown为所述第二来流风速,hdown为所述最低等效气动中心位置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4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体家禽周转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语音识别应用执法数据采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