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警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4160.2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伟;程礼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伦信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H04R27/00;H02J7/35;H05K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宋飞燕 |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警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警报器,包括本体、叶轮、支撑架、扩音腔及电机,叶轮嵌设在本体内部,扩音腔配合叶轮周向设置在本体的侧壁,支撑架由一个固定板和三个竖杆组成,与本体底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转轴向上贯穿本体的中心轴并与叶轮轴连接;防尘机构,配合扩音腔设于本体的顶部;储能机构,设于本体的中部;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固定轴,设置在叶轮的转轴上;防尘板,可滑动安装在固定轴上;防尘板底部罩设在扩音腔外;限位组件,配合防尘板设置在固定轴的顶端;上移组件,配合防尘板设置在本体的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警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警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突发事件电动警报器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其工作原理采用电动机带动鸣轮高速运转,由鸣轮不断吸入空气、压缩空气、挤出空气产生鸣叫声。
但现有的警报器扩音腔体极易受灰尘、雨雪、飞虫的影响产生卡滞或扩音效果不佳的现象;且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山洪灾害、地震发生等特殊环境时,电源受到阻断后,电动机无法正常工作,使警报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警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警报器,包括本体、叶轮、支撑架、扩音腔及电机,叶轮嵌设在本体内部,扩音腔、配合叶轮、周向设置在本体的侧壁,支撑架由一个固定板和三个竖杆组成,与本体底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转轴向上贯穿本体的中心轴并与叶轮轴连接;
防尘机构,配合扩音腔设于本体的顶部;
储能机构,设于本体的中部;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
固定轴,设置在叶轮的转轴上;
防尘板,可滑动安装在固定轴上;防尘板底部罩设在扩音腔外;
限位组件,配合防尘板设置在固定轴的顶端;
上移组件,配合防尘板设置在本体的顶部;
防尘板能够在警报器不工作时,对警报器的扩音腔进行封闭保护,防止灰尘堆积,飞虫、鸟类等进入,产生卡滞或扩音效果不佳的现象;限位组件使防尘板相对固定轴上下滑动;通过上移组件能够将扩音腔全部漏在外面,便可通过叶轮和本体之间的配合,发出警报声;通过储能机构,能够在特殊环境电源受到阻断时,利用之前存储好的电能供电机运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移组件包括
滑筒,位于防尘板的中部,顶部可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固定轴上,内表面设有螺旋条;
限位筒,设于滑筒的顶部,限位筒顶部与第一限位板相接触;
固定筒,位于本体的顶面上,外表面设有与螺旋条相配合的螺旋槽;
回位弹簧,位于第一限位板和滑筒之间;
当警报器工作时,通过电机转动,带动防尘板转动,从而使螺旋条与螺旋槽的螺旋配合,使防尘板向上运动,直至转动至最上端,将扩音腔全部漏在外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第一限位板,设于固定轴的顶部;
第二限位板,设于固定轴的中部;
限位块,位于固定轴的侧壁上;
限位滑槽,位于滑筒的顶端,为限位块的滑动槽;
限位块和限位滑槽的配合,使防尘板相对固定轴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板顶面为锥形;锥形可减少杂物的堆积,并且在电机带动防尘板旋转时,更容易将粘附在锥形面上的杂物甩掉。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条与螺旋槽配合的高度大于本体上扩音腔的外围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顶部为倾斜面,且螺旋槽与固定筒顶部之间开设有滑槽;当电机停止工作时,通过回位弹簧的挤压,将螺旋条的底端滑至固定筒顶端倾斜面的底端后,再通过滑槽划入螺旋槽中,进行归位,再次将扩音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伦信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伦信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