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管理方法、智能卡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4118.0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钱京;何碧波;崔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16 | 分类号: | G06F21/16;G06F8/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2123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管理 方法 智能卡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智能卡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智能卡的安全管理应用获取目标程序的用户关键数据;所述目标程序为安装在所述智能卡中的程序;存储所述用户关键数据。这样,当目标程序升级时,原版本的目标程序被删除,新版本的目标程序被安装后,由于用户关键数据位于安全管理应用中,从而不会丢失,仍旧可以被升级后的目标程序正常调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智能卡中目标程序升级后用户关键数据会丢失或需要恢复的问题。此外,由于目标程序和安全管理应用都位于智能卡内,因此数据交互均在智能卡内完成,不会存在数据传输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智能卡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智能卡的应用或系统是运行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和算力上的智能卡芯片上的小型程序,此程序中包含用户关键数据(包含密钥、账户、金额等关键数据)和业务程序代码,用户关键数据归属于应用程序本身,不可被其他应用或系统访问。
随着智能卡的普及,对于目前的大多数智能卡(尤其是支持发卡后下载安装应用或系统的java卡(如eSIM(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嵌入式客户识别模块)卡、金融卡等))而言,需要智能卡具有支持进行应用或系统升级的能力。而目前,常规的升级方式是,通过删除原有的应用或系统后,下载新版本的应用或系统,从而实现升级。
但是,当智能卡中的应用或系统被删除时,用户关键数据和业务程序代码都会被一起删除,重新安装新版本的应用或系统时,需要重新建立或者个人化新的用户关键数据。这就导致现有升级方式在进行应用或系统升级后,原有的用户关键数据会丢失或需要恢复,从而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智能卡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卡中应用或系统升级后用户关键数据会丢失或需要恢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于智能卡的安全管理应用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程序的用户关键数据;所述目标程序为安装在所述智能卡中的程序;存储所述用户关键数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智能卡中预先安装安全管理应用,从而通过安全管理应用来接收智能卡中目标程序的用户关键数据并保存。这样,当目标程序升级时,原版本的目标程序被删除,新版本的目标程序被安装后,由于用户关键数据位于安全管理应用中,从而不会丢失,仍旧可以被升级后的目标程序正常调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智能卡中目标程序升级后用户关键数据会丢失或需要恢复的问题。此外,由于目标程序和安全管理应用都位于智能卡内,因此数据交互均在智能卡内完成,不会存在数据传输安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程序的唯一标识;对应的,存储所述用户关键数据包括:关联保存所述用户关键数据和所述唯一标识。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智能卡内的目标程序可以不止一个。那么为了便于实现对于不同目标程序之间的区分管理,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关联保存用户关键数据和唯一标识,这样就可以使得在目标程序需要获取相应的用户关键数据时,通过唯一标识的限制,只能获取到自身的用户关键数据,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目标程序之间的用户关键数据隔离,提高智能卡内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唯一标识包括所述目标程序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目标程序的自定义参数。
应理解,虽然理论上目标程序的应用标识是唯一的,其已经可以唯一标识出一个目标程序。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目标程序的应用标识可能会对外暴露,因此可能存在被恶意应用获取的风险。而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采用目标程序的应用标识和自定义参数来共同作为唯一标识,这就提高了唯一标识的安全性,降低了唯一标识被恶意应用获取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