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54115.7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泉;朱虎;郝健;宋纯亮;于子珍;齐凯;李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虎 |
| 主分类号: | B01J19/14 | 分类号: | B01J19/14;B01J19/18;B01J4/00;B01J4/02;C08F220/46;C08F220/06;C08F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攀 |
| 地址: | 255411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羧基 胶乳 制备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室温条件下,将各组分通过外界高速搅拌分散均匀,以制得稳定乳液一;利用气体置换部件对反应釜釜腔内进行氮气置换,通过节能控温装置控制温度,将稳定乳液一转移至反应釜釜腔中并进行搅拌;将丁二烯转移至反应釜釜腔中,向反应釜釜腔中滴加布吕格曼还原剂溶液,以得到反应液一;向反应液一中加入千分之一当量的羟胺,通过氨水调节pH以得到中和样,将中和样进行脱气处理,即可得到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成品。本发明提出的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简单,且能获得高品质的羧基丁腈胶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羧基丁腈胶乳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装置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羧基丁腈胶乳手套在医疗、食品、家庭护理及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生产的羧基工腈胶乳稳定性、粘结力、气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需要提高国产丁腈胶乳的质量,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胶乳手套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01495.8)提出一种多种有机单体超声分散聚合的反应釜,该产品包括反应釜,反应釜体外设置有反应釜体夹套;在反应釜体内有反应釜螺旋盘绕管;在反应釜螺旋盘绕管和反应釜体之间设置有反应釜套筒;通过反应釜体顶部在反应釜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装置。该产品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便于分散聚合物单体,避免了部分聚合物反应单体偏析。上述专利中的产品能够有效地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便于分散聚合物单体,避免了部分聚合物反应单体偏析。
然而,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不便于反应前进行气体置换,且不便于在反应时向反应釜内进行均匀加入添加液,反应釜本体的节能保温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备效果。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是为了提出一种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性能羧基丁腈胶乳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釜腔,以及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侧壁的夹层,所述反应釜釜腔底部设有出料口,以及排气端延伸至反应釜釜腔内的气体置换部件,所述反应釜釜腔的侧壁顶部连通有反应压力检测部件,所述反应釜釜腔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料口以及均匀加料装置;
所述均匀加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顶盖上的升降板,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另一端贯穿顶盖且延伸至反应釜釜腔内的搅拌轴管,连通所述搅拌轴管侧壁底部的多个单向添加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侧壁且执行端管道连通搅拌轴管顶端的定量加药部件;
所述反应釜釜腔的侧壁设有节能控温装置,所述节能控温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内侧壁的控温加热部件,以及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外侧壁且执行端延伸至夹层内的集热保温部件。
优选的,所述气体置换部件包括与所述反应釜釜腔底部连通的气体置换管,与所述气体置换管顶部卡接的封板,设于所述封板底面且贯穿气体置换管并延伸至外部的连杆,设于所述连杆底端的复位板,套接于所述连杆外周且位于气体置换管底部与复位板顶部之间的复位弹簧,以及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底部且连通多个气体置换管的气体传输管。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气体置换部件便于反应釜釜腔在使用前,对其内部空气进行置换,以便于形成氮气氛围。
优选的,所述反应压力检测部件包括与所述反应釜釜腔侧壁连通的多个排气孔,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侧壁且套设于所述排气孔外部的排气外罩板,以及设于所述排气外罩板内壁顶部的弹力气囊,在所述弹力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反应压力检测部件,在便于排气的同时,便于对反应釜釜腔内压力进行监测,以保证安全生产。
优选的,在所述反应釜釜腔侧壁对称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升降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反应釜釜腔侧壁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执行端与升降板的底部连接。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部件可实现升降板的稳定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虎,未经朱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点标机构
- 下一篇:阶梯轴车削跟刀架组合结构和车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