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玻璃管全自动封口组装机的玻璃管封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3896.8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新;徐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9 | 分类号: | C03B23/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管 全自动 封口 组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管全自动封口组装机的玻璃管封口装置,涉及玻璃管加工技术领域,针对人工操作易发生灼伤,人工操作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左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左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有加热机构。本发明不仅可以进行快速夹持固定并进行自动传送处理,同时可以进行快速封口处理,同时可以进行封口后的快速冷却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玻璃管全自动封口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管全自动封口组装机的玻璃管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管是非金属管的一类英文,是以氧化钠(Na2O)、氧化硼(B2O2)、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成份的一种玻璃,它的良好性能已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普遍玻璃相比,无毒副作用,其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抗水、抗碱、抗酸等性质大大提高,可广泛用于化工、航天、军事、家庭、医院等各个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玻璃管加工后需要进行加热融化进行封口处理,现有封口处理方式多为人工手动操作封口,人工封口时高温会对操作人员进行灼伤,同时人工操作效率低,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玻璃管全自动封口组装机的玻璃管封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玻璃管全自动封口组装机的玻璃管封口装置,解决了人工操作易发生灼伤,人工操作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玻璃管全自动封口组装机的玻璃管封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左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左侧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有加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与双轴电机左侧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沿其长度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放置孔内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通过弧形夹板夹持固定,所述底座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与底座的内部右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后方与底座的左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纹杆螺纹套设在螺纹孔内,所述导向杆活动套设在导向孔内。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双轴电机右侧输出轴固定套设的第一皮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右侧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一皮带,所述从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封口模具,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右侧固定套设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连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水面板,所述喷水面板的底部阵列有多个喷嘴,所述喷水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板,所述筛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短轴,所述第一短轴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短轴的下方固定套设有第五皮带轮,所述筛板的底部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短轴,所述第二短轴的上方固定套设有第六皮带轮,所述第六皮带轮与第五皮带轮的外部套设有第三皮带,所述第一短轴和第二短轴的底部分别固定套设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的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火枪,多个喷火枪的喷嘴对准通孔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