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砷污染土壤中砷浸出毒性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3388.X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取生;张铖彪;胡慧敏;田萍;刘宇忠;欧阳建平;周舒薏;莫健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G01N33/24;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浸出 毒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砷污染土壤中砷浸出毒性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取砷污染土壤按液固比1~4:4加入水浸提,再养护10~20天,取浸提液进行砷浸出毒性的测定。本发明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实用性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尤其能准确反映近自然条件下砷污染地块内砷的浸出浓度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砷污染土壤中砷浸出毒性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中砷元素主要以三价和五价无机态和有机砷化合物形式存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砷的环境毒性就取决于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总体来说,三价砷比五价砷毒性更大,无机砷较有机砷毒性更大,土壤中无机砷化物以砷酸盐和亚砷酸盐为主。同时砷存在于土壤环境中与土壤胶体主要有以下三种结合形态:迁移性最强、生物有效性最高的水溶性砷,占土壤总砷50%-60%具有极高潜在威胁性的吸附性砷,以及难被化学试剂浸提的难溶性砷。通过了解和研究重金属砷(As) 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及浸出情况,以此明确污染地块的污染程度和风险情况,为后续土壤修复和土地开发提供依据。
目前,针对土壤砷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主要有硫酸硝酸法和水平振荡法,这两种方法是国家标准规定的传统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方法。硫酸硝酸法主要模拟的是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的情况,具体方法则是以硫酸稀硝酸混合溶液为浸提剂形成pH为3.20±0.05的酸性环境条件,在液固比为10:1,翻转振荡18±2h条件下测定浸出浓度,据有关文献【Speciation of mobile arsenic in soil samplesas a function of pH】、【场地土壤稳定化后有效态砷的浸出及影响因素】表明浸出环境pH6时砷的浸出率随pH增大而减小,所以其分析结果与污染场地实际的砷浸出毒性浸出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主要模拟固体废物在特定的场合中受到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沥,只能测定其中无机污染物的有害组分的浸出情况,具体方法则是以纯水为浸提剂,在液固比为10:1,水平振荡8h,静置16h条件下测定浸出浓度,因此用该方法模拟出的污染场地砷浸出毒性浸出水平与场地的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准确贴合砷污染场地实际的情况,模拟出场地土壤砷释放量的方法,该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实用性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尤其能准确反映近自然条件下砷污染地块内饱和水层土壤中砷的浸出浓度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砷污染土壤中砷浸出毒性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砷污染土壤中砷浸出毒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砷污染土壤按液固比1~4:4加入水浸提;
S2.养护10~20天,过滤,取滤液进行砷浸出浓度的测定。
本发明上述方法,不涉及翻转或水平振荡操作,而是以纯水为浸提剂,在近自然状态下模拟土壤在自然降雨浸淋及地下水浸沥等作用下土壤重金属砷的自然释放过程,该过程能准确模拟出场地土壤砷释放的实际情况,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实用性好,具有良好准确度和适用性。
优选地,步骤S1所述液固比为3:4。在该液固比条件下浸提。
优选地,所述砷污染土壤为饱和水层砷污染土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饱和水层砷污染土壤的饱和含水量为40%~60%。可以优选56.8%,如实施例1,也可以优选45.3%,如实施例3。
优选地,所述饱和水层砷污染土壤为砷污染场地4~6m深度区间的饱和水层砷污染土壤。
优选地,步骤S1前,对砷污染土壤进行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