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用聚酰亚胺烧结线叠包率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2834.5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新建;冯一兵;宋安;姚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铁用 聚酰亚胺 烧结 线叠包率 自动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高铁用聚酰亚胺烧结线叠包率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其通过对铜扁线的表面进行拍摄分析后,准确地对铜扁线表面存在凸起结构的区域进行打磨抛光与清洗,以此防止凸起结构刺穿叠包的聚酰亚胺薄膜;并且分别在叠包和烧结过程中,拍摄并分析铜扁线表面上的叠包影像和熔覆成膜影像,从而确定铜扁线表面未被聚酰亚胺薄膜叠包的区域和聚酰亚胺熔覆成膜的厚度均匀性,以此分别对铜扁线表面重新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和调整烧结温度,这样能够提高铜扁线表面聚酰亚胺薄膜的叠包率和熔覆成膜厚度均匀性,从而有效避免聚酰亚胺在铜扁线表面叠包不完整和熔覆成膜后的聚酰亚胺膜容易开裂的问题,以及能够大大改善聚酰亚胺烧结线的绝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线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铁用聚酰亚胺烧结线叠包率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高铁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而驱动电机均包括电磁线。电磁线也叫烧结线,其是在铜扁导线的表面上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后再进行烧结,从而在铜扁导线的表面熔覆形成均匀的聚酰亚胺膜,这样该聚酰亚胺膜能够起到绝缘层的作用。当电磁线内部通过电流时,会带驱动电机运转。高铁专用的驱动电机通常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流,这对烧结线的绝缘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都是先在铜扁导线表面上缠绕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再对薄膜进行烧结,从而使聚酰亚胺能够熔覆与铜扁导线的表面上以此实现绝缘密封。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无法对铜扁导线表面完全叠包覆盖和烧结得到的聚酰亚胺膜容易开裂的问题,从而严重地降低烧结线叠包率和烧结线的绝缘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高铁用聚酰亚胺烧结线叠包率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其通过对铜扁线的表面进行拍摄分析后,准确地对铜扁线表面存在凸起结构的区域进行打磨抛光与清洗,以此防止凸起结构刺穿叠包的聚酰亚胺薄膜;并且分别在叠包和烧结过程中,拍摄并分析铜扁线表面上的叠包影像和熔覆成膜影像,从而确定铜扁线表面未被聚酰亚胺薄膜叠包的区域和聚酰亚胺熔覆成膜的厚度均匀性,以此分别对铜扁线表面重新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和调整烧结温度,这样能够提高铜扁线表面聚酰亚胺薄膜的叠包率和熔覆成膜厚度均匀性,从而有效避免聚酰亚胺在铜扁线表面叠包不完整和熔覆成膜后的聚酰亚胺膜容易开裂的问题,以及能够大大改善聚酰亚胺烧结线的绝缘性。
本发明提供高铁用聚酰亚胺烧结线叠包率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对缠绕状的铜扁线进行放线的过程中,采集铜扁线的表面影像;分析所述表面影像,以此判断铜扁线表面是否存在凸起结构;并对存在凸起结构的表面区域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和清洗处理;
步骤S2,在铜扁线上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后,采集铜扁线的表面上聚酰亚胺薄膜的叠包影像;分析所述叠包影像,以此确定铜扁线表面是否存在未被聚酰亚胺薄膜叠包的区域,并对相应区域再次叠包聚酰亚胺薄膜;对完成薄膜叠包后的铜扁线进行烧结的同时,采集聚酰亚胺薄膜在铜扁线表面的熔覆成膜影像;分析所述熔覆成膜影像,判断熔覆成膜的厚度均匀性,并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调整烧结的温度;
步骤S3,将完成烧结得到的聚酰亚胺烧结线依次进行退火烘焙处理和冷却处理;再将聚酰亚胺烧结线重新缠绕收线,从而得到呈缠绕线圈状的聚酰亚胺烧结线;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在对缠绕状的铜扁线进行放线的过程中,采集铜扁线的表面影像;分析所述表面影像,以此判断铜扁线表面是否存在凸起结构;并对存在凸起结构的表面区域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和清洗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101,在对缠绕状的铜扁线进行匀速放线的过程中,对放线形成预设长度的直线状铜扁线进行拍摄,从而得到对应长度的铜扁线表面的影像;
步骤S102,从所述铜扁线表面的影像提取得到铜扁线表面的反射光线传输信息;根据所述反射光线传输信息,确定铜扁线表面存在凸起结构的表面区域;
步骤S103,对确定存在凸起结构的铜扁线表面区域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和喷水清洗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