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功分器和宽带功率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718.1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军;闫伟;夏志颖;刘果果;袁婷婷;金智;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H03F1/42;H03F3/21;H01P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许志宏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功分器 功率放大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功分器和宽带功率放大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解决了现有功分器带宽较窄造成的工作效率较差,以及面积较大造成的成本消耗问题的问题。宽带功分器包括第一电容器连接在所述宽带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之间;第二电容器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并连接在所述宽带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之间;第一电感器,连接在所述宽带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一电源电压之间;以及第二电感器和所述隔离电阻器,并联连接,并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之间。实现了减少了电感器的数量,进而减小了功分器的面积,有效拓展了功分器的带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宽带功分器和宽带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通信系统对功分器的传输系数及包括有功分器的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需求,射频IC行业不断提出新的结构来提高功分器的传输系数,以及提高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和效率。其中Doherty结构具有较高的功率回退效率,且线性度较好,结构简单,因此在移动通信领域备受瞩目。
图1为传统功分器的结构图,其带宽较窄,电感器数量较多,面积较大,导致成本高。图2为传统的利用传统功分器制成的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图,其带宽较窄,面积较大,造成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是应用范围较窄,成本较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宽带功分器和宽带功率放大器,用以解决现有的功分器带宽较窄造成的工作效率较差,以及面积较大造成的成本消耗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带功分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感器、第二电感器和隔离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连接在所述宽带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器,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并联,并连接在所述宽带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之间;所述第一电感器,连接在所述宽带功分器的输入端口和第一电源电压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感器和所述隔离电阻器,并联连接,并且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功分器中,将隔离电阻器和第二电感器组成隔离网络,将宽带功分器的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隔离,减少了电感器的数量,进而相比于传统功分器,减小了功分器的面积。而且使得带宽在4.0至7.0GHz之间时,该宽带功分器的传输系数可以控制在-3.2至-3.0的范围内。因此相比于传统功分器,有效拓展了功分器的带宽,进而扩展了功分器的适用范围。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宽带功分器为等分功分器时,所述输入端口阻抗、所述第一输出端口阻抗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口阻抗均为阻抗值Z0;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值与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值相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阻抗值为所述第二电感器的阻抗值的一半;以及所述隔离电阻器为阻抗值2×Z0。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宽带功分器为非等分功分器,并且所述第二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是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的K2倍时,所述输入端口阻抗为阻抗值Z0,所述第一输出端口阻抗为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口阻抗为所述第二电感器为阻抗值L2=(1+K)L1,其中,L1为所述第一电感器的阻抗值;所述隔离电阻器为阻抗值R=Z0(K2+1)/K,其中,K为正常数。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感器为微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