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629.7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海;郭艳留;龚建男;贾珊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振鹭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8/06;B02C18/14;B02C18/18;B02C1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陈培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污染 蓝藻 处理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蓝藻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反应池,所述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反应池顶部左右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顶部前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水蚤池,所述蓝藻池和水蚤池之间共同连通有混合池;通过设置第一切割刀,将蓝藻进行纵向切割,避免蓝藻结块,方便水蚤对蓝藻进行分解,通过设置第一凸轮,使投料管随移动座向右移动时同时会上下左右同步移动,从而使通过投料管注入反应池的蓝藻能够分布在反应池各个空间,避免蓝藻堆积,有利于水蚤对蓝藻进行分解,提高分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蓝藻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而利用水蚤的生物特性,可以有效对水中的蓝藻进行清理,不会造成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公开关于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的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157855.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清除大型经济海藻生活史微观阶段杂藻污染的方法。利用海洋中下水层底栖性的水蚤,将污染杂藻的大型海藻生活史微观阶段与水蚤相混合,利用水蚤的自然摄食行为去除污染杂藻。
将水中的蓝藻打捞起来堆积在岸边,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高温暴晒会导致蓝藻发臭,同时会污染环境,再次影响水质,导致水中蓝藻二次爆发,使对蓝藻的防治失去意义。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将水中的蓝藻打捞起来堆积在岸边,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高温暴晒会导致蓝藻发臭,同时会污染环境,再次影响水质,导致水中蓝藻二次爆发,使对蓝藻的防治失去意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污染蓝藻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反应池顶部左右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顶部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蓝藻池,两个所述移动板顶部前侧共同固定连接有水蚤池,所述蓝藻池和水蚤池之间共同连通有混合池;
所述混合池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表面固定连接均匀分布的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一旋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右侧所述移动板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共同传动连接有第一传送带;
左侧所述移动板前后滑动连接有固定架,左侧所述移动板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和固定架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有六个均匀分布的投料管,六个所述投料管共同连通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与混合池共同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注料管与固定架之间共同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左侧所述移动架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凸轮远休止端与注料管互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振鹭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振鹭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