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1167.9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雷 |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监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包括固定座和监控设备,固定座固定在墙体上,监控设备安装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一侧由下至上设置一组插槽,插槽开至固定座的中上部,固定座的另一侧下方设置一组通槽,通槽的侧面设置顶块,固定座的上方接近通槽的一侧端部设置固定柱,沿着通槽的方向,在固定柱的侧面开设凹槽,固定柱上套设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卡和移动卡,监控装置固定在固定卡和移动卡之间,通槽内插入固定带,固定带环绕在监控装置的下方,顶块与监控装置的侧面进行配合,顶块对监控装置进行支撑,本装置通过固定座的设置,便于监控设备的安装于拆卸,监控设备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中,而监控设备刚好需要这一技能,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应时而产生,功能也逐渐完善,但是却在安装上给人们带来了不便,无法给安装人员带来便于,因此,为满足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其重点对安装进行改善,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通过固定座的设置,便于监控设备的安装于拆卸,监控设备通过定位装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便于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设备,包括固定座和监控设备,固定座固定在墙体上,监控设备安装在固定座上。
所述的固定座的一侧由下至上设置一组插槽,插槽开至固定座的中上部,固定座的另一侧下方设置一组通槽,通槽的侧面设置顶块,固定座的上方接近通槽的一侧端部设置固定柱,沿着通槽的方向,在固定柱的侧面开设凹槽,所述的固定柱上套设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卡和移动卡,监控装置固定在固定卡和移动卡之间,所述的通槽内插入固定带,固定带环绕在监控装置的下方,所述的顶块与监控装置的侧面进行配合,顶块对监控装置进行支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卡的端部设置套筒,套筒套在固定柱上,所述的移动卡的端部设置滑柱,滑柱插入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卡与移动卡相对应的面上设置滑条,移动卡上设置滑孔,滑条插入滑孔,并沿滑孔滑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滑条下方的固定卡上开设通孔,移动卡上设置螺纹孔,贯穿通孔和螺纹孔设置螺纹柱,螺纹柱与通孔配合的一端分别在固定卡两侧设置限位台,螺纹柱与螺纹孔配合的一端在移动卡的外侧设置挡板,挡板上设置摇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卡和移动卡相对应面上设置防滑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带上均匀分布若干圆孔,固定带的一端设置固定扣,固定带从固定扣穿过,固定带通过固定扣进行定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扣的内部上方垂直于固定带方向设置卡槽,卡槽内插入弹片,弹片设置为弧形,弧形的最低点在固定扣的内部,且配合插入固定扣的固定带,固定带插入固定扣,弹片的弧对固定带进行顶紧,所述的固定扣的上方设置螺钉,螺钉对弹片的弧形进行顶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的固定带上设置固定扣的一端,在圆孔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柱,远离固定扣的一端,在圆孔的两侧分别设置定位孔,定位柱配合插入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雷,未经杨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