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端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0143.1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莹;黄权益;李炫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455;G06F16/27;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颖 |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端 数据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从后台服务器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间隔参数,获取在终端设备录入的业务信息,当基于心跳间隔参数监测到录入的业务信息发生变化时,触发缓存交易,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信息缓存至所述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本发明通过在业务信息录入过程中,基于心跳间隔参数定时对比录入的业务信息差异实现对业务信息的监测,当监测到业务信息发生变化时触发缓存交易,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数据存储至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从而使得业务人员在根据办公场地切换使用其他的终端设备时,可以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到在之前的终端设备已录入的业务信息,并可继续进行编辑,从而实现了多端数据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端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兴起,移动社交、移动办公已成为当下社会的主流方式。为了提升客户体验,各银行依托移动终端陆续推出各种一站式服务,以节约客户时间成本,提升客户体验,与此同时,通过将业务人员的办公场所拓展至室外,来打破了网点办公的局限性,有效地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办公场地选择使用移动终端或是非移动终端进行业务信息的录入。
针对终端设备在进行业务信息录入时栏位较多的场景,通常采用在终端设备本地定时缓存的方式对录入的业务信息进行自动缓存。虽然在本地缓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切换应用或后台运行后需重新录入信息的情况,降低端到端交互频率缓解后端压力,但是,将录入的业务信息缓存在本地无法实现多端共享,造成业务人员在根据办公场地切换使用不同终端设备时,需要针对同一笔业务信息进行重复录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端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多端数据同步,使得业务人员在根据办公场地切换使用不同终端设备时,无需针对同一笔业务信息进行重复录入。
一种多端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从后台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间隔参数;
获取在所述终端设备录入的业务信息;
基于所述心跳间隔参数对录入的所述业务信息是否发生变化进行监测;
当监测到所述业务信息发生变化时,触发缓存交易,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信息缓存至所述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可选的,不同类型的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所述心跳间隔参数不同。
可选的,所述当监测到所述业务信息发生变化时,触发缓存交易,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信息缓存至所述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具体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业务信息发生变化时,触发缓存交易,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信息的数据状态标记为缓存状态;
将标记为所述缓存状态的所有业务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信息存储至所述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业务信息提交指令时,向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录入完成的提示信息,由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提示信息对保存至所述数据库中的所有业务信息进行数据合法性校验。
可选的,还包括:
当在信息录入页面停留时间小于一个心跳间隔时间时,若所述信息录入页面发生跳转或切换,则触发缓存交易,将已录入的所有业务信息保存至所述数据库中。
一种多端数据同步系统,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后台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间隔参数;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所述终端设备录入的业务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0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系统分屏触摸数据校准方法和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