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石膏板快速干燥煅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7995.5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向聪;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檀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036 | 分类号: | C04B11/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丰县双凤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石膏板 快速 干燥 煅烧 | ||
1.一种建筑石膏板快速干燥煅烧机,包括热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箱(1)的一侧安装有煅烧筒体(2),且煅烧筒体(2)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箱(8),所述出料箱(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箱(3),所述煅烧筒体(2)的下方设置有动力机构(4),且煅烧筒体(2)的外壁安装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的一侧位于煅烧筒体(2)的外壁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7),所述出料箱(8)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9);
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有与固定物相固定的底座(401),且底座(401)的内侧安装有动力齿轮(403),所述动力齿轮(403)的一侧安装有大型旋转电机(402),且动力齿轮(403)的另一侧固定有连接轴(404),所述连接轴(404)的一侧固定有转盘(405),且转盘(405)的一侧端面设置有调向板(406),所述 调向板(406)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407),且移动槽(407)的内壁设置有移动杆(408),所述移动杆(408)的外壁设置有限位筒(409);
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有与煅烧筒体(2)外壁相固定的主动锥形齿轮(601),且主动锥形齿轮(601)的顶端安装有调向锥形齿轮(602),所述调向锥形齿轮(602)的一侧安装有从动锥形齿轮(603),且从动锥形齿轮(603)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604);
所述余热回收机构(7)包括有与煅烧筒体(2)外壁相固定的集热壁(701),且集热壁(701)的外侧设置有预热箱(702),所述集热壁(701)的内壁与煅烧筒体(2)外壁贴合处设置有环形导热板(703),且环形导热板(703)的一侧设置有均热板(704),所述预热箱(702)的内部开设有流动腔(705),且预热箱(702)的内壁固定有扰流块(706),所述预热箱(702)的外壁安装有箱门(707),预热箱(702)在转动过程中,扰流块(706)会带动流动腔(705)内部的石膏移动至预热箱(702)的最高处,随后石膏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均热板(704)表面并重新落入预热箱(702)底端,往复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石膏板快速干燥煅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707)与预热箱(702)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601)与煅烧筒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形齿轮(603)与煅烧筒体(2)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锥形齿轮(603)和主动锥形齿轮(601)均与调向锥形齿轮(602)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锥形齿轮(603)与固定杆(604)固定连接,且固定杆(604)与预热箱(70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石膏板快速干燥煅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08)的外壁与移动槽(407)的内壁相契合,所述大型旋转电机(402)与动力齿轮(403)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且动力齿轮(403)与底座(4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大型旋转电机(402)与底座(401)通过支架安装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404)与动力齿轮(403)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且连接轴(404)与转盘(40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403)与调向锥形齿轮(602)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石膏板快速干燥煅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08)的外壁与限位筒(409)的外壁相契合,所述限位筒(409)的上方位于出料口(9)的下方设置有防堵塞机构(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石膏板快速干燥煅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机构(5)包括有延伸至出料口(9)内部的疏通杆(504),且疏通杆(504)的底端固定有二号楔形块(503),所述二号楔形块(503)的下方设置有楔形块(502),且楔形块(502)的底端固定有与移动杆(408)相连的连接杆(501),所述楔形块(502)的底端固定有与限位筒(409)顶端相固定的支撑板(506),所述疏通杆(504)的内壁开设有调向孔(5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檀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檀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79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