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7972.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祥安 |
主分类号: | H01F6/00 | 分类号: | H01F6/00;H01F6/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张伟彦 |
地址: | 25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超导 磁体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为轴心线重合的筒体,且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外筒的内侧套设有梯度线圈,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外筒的外侧套设有环状的屏蔽线圈骨架,且所述屏蔽线圈骨架的外侧径向阵列式开设有若干组环状卡槽。本发明使得该超导磁体在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液氦,保证内部的低温,避免发生波动;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及时地将气化的液氦进行吸取,一方面降低内部的压强,另一方面对气化的低温氦气进行回收,并进行再度利用,提高装置的循环利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作为继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后的又一重要医学诊断技术,在医学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在均匀的主磁场(B0场)中拉莫尔进动的氢原子,在射频场的激励下发生磁共振现象,运用梯度场的空间编码定位来实现磁共振成像。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超导磁体提供了主磁场,主磁场的均匀性对于磁共振成像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均匀度是衡量超导磁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由于加工制作安装及低温收缩带来的误差使得主磁场的均匀度不可能达到理论设计的期望值,所以需要额外的匀场操作。
在超导磁体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提升,容易导致内部的液氦等气化,一方面使得超导磁体内部的温度不稳定,影响其传导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低温液体不断气化,从而使得固有空间内的压力不断增大,影响使用,容易使得装置受到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为轴心线重合的筒体,且所述内筒套设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远离所述外筒的内侧套设有梯度线圈,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外筒的外侧套设有环状的屏蔽线圈骨架,且所述屏蔽线圈骨架的外侧径向阵列式开设有若干组环状卡槽,且环状卡槽的轴心线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轴心重合,所述屏蔽线圈骨架在卡槽内卡设有屏蔽组件;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封头,且所述封头呈环状,且环宽等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半径差;所述外筒的顶端两侧均设有圆形通孔,并在圆形通孔处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液管和导气管,所述导液管和所述导气管的顶端安装有超低温液化器。
优选的,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液氦。
优选的,所述液氦的液面位于屏蔽线圈骨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封头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且液位传感器与屏蔽线圈骨架等高。
优选的,所述超低温液化器的一侧安装有与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单片机,且与超低温液化器连接的导液管上安装有低温液体泵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屏蔽组件包括卡设在屏蔽线圈骨架环状卡槽内的匀槽场,匀槽场的内侧设有屏蔽线圈。
优选的,所述外筒、内筒以及封头均为空腔结构,且空腔内均为真空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本装置的设置,使得该超导磁体在用于肢端成像的核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液氦,保证内部的低温,避免发生拨动;
2、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及时地将气化的液氦进行吸取,一方面降低内部的压强,另一方面对气化的低温氦气进行回收,并进行再度利用,提高装置的循环利用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祥安,未经孔祥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7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