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力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7203.4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泳聪;胡全;蔡汉生;李波;刘刚;文屹;胡上茂;刘洪涛;张义;胡泰山;廖民传;屈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8;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电磁 干扰 参数 建模 方法 系统 介质 电力 终端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对输电线路参数及油气管道参数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及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读取所述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交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以得到输电线路模型;读取所述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油气管道的几何模型,以得到油气管道模型;将所述输电线路模型和油气管道模型,以及输电线路沿线的土壤模型导入电磁仿真软件,以进行电磁干扰参数的计算。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提高建模效率及精度、减少模型错误,从而提高了用户建模体验,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管道防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力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也随之不断提高,交流1000kV、直流+800kV输电线路也在逐渐投入使用中,使得输电线路的负载电流和故障电流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占用的耕地并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使得输电线路与埋地管道、铁路和通讯线路位于同一共用走廊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出现了多个公用事业单位共用同一走廊的情况。
众所周知的,交直流输电线路都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因此在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和发生故障时,由于线路周围存在的电磁场,会在周围的空气和土壤中产生感应电容及传导干扰电流或电压。从而会对周围的金属物体、甚至站在附近触摸金属的人造成电击伤害,引起一定危险。且过高的杂散电流、管地电压(管道金属结构和所处位置土壤之间的电压差)会使管道防腐层性能劣化甚至击穿,结果增加了管道的腐蚀或损坏绝缘法兰和整流设备等风险。
为降低交流输电线路对油气管道的电磁干扰影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电磁场分析软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建模以进行电磁场求解。然而,由于输电线路与天然气管道的拓扑结构复杂,模型的简建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同时,人工建模过程难以避免地引入误差,且多工程、工况的电磁耦合分析需要重复进行繁琐的建模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建模效率及精度、减少模型错误的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力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电磁干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对输电线路参数及油气管道参数进行结构化处理,以得到对应的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及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
读取所述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交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以得到输电线路模型;
读取所述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油气管道的几何模型,以得到油气管道模型;
将所述输电线路模型和油气管道模型,以及输电线路沿线的土壤模型导入电磁仿真软件,以进行电磁干扰参数的计算。
进一步地,对输电线路参数及油气管道参数进行结构化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应获取交流输电线路及埋地油气管道的输电线路参数及油气管道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包括杆塔类型参数表及输电线路参数表:所述油气管道结构化数据包括油气管道参数表及防腐设施参数表。
进一步地,读取所述输电线路结构化数据,并采用参数化程序生成交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以得到输电线路模型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杆塔类型参数表及输电线路参数表得到相应的杆塔结构、地线结构、接地网结构及三相导线结构;
将所述杆塔结构等效为T字型结构,并连接地线结构与接地网结构,以得到输电线路杆塔;
根据各基杆塔的杆塔类型与相序图确定所述三相导线结构的挂点位置,将各挂点首尾连接形成导体,并与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共同构成输电线路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7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