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弱电屏蔽套管穿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7138.5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芳;崔成华;韩鹏峰;钱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正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32B1/08;B32B27/30;B32B27/06;B32B3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杨梦婧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套管 穿线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弱电屏蔽套管穿线系统,涉及电工布线技术领域,包括若干弱电屏蔽电工套管、以及安装于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端部和/或连接两个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的金属配件;弱电屏蔽电工套管为双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C,内层为含有导电填料的屏蔽层。本发明采用带有屏蔽内层的电工套管与金属配件进行连接,安装十分快捷,且屏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布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电屏蔽套管穿线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工布线系统的施工安装方式如下:配件为承口端,与管材外表面接触、固定。管材与配件用PVC粘接剂进行粘接。在安装中,经常会使用抗干扰金属过桥弯管件,甚至会在弱电管外包覆铝箔的方法来避免强弱电交叉位置较为严重的信号干扰。上述安装固定方法/结构和两种抗干扰的方法/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安装较繁琐;
(2)屏蔽效果不佳。
基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电屏蔽套管穿线系统,安装十分快捷,且屏蔽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弱电屏蔽套管穿线系统,包括若干弱电屏蔽电工套管、以及安装于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端部和/或连接两个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的金属配件;所述弱电屏蔽电工套管为双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C,内层为含有导电填料的屏蔽层。
为了整屋穿线系统导电层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配件为金属内插件,包括连接两个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的金属内插直接和安装于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端部的金属内插杯梳。金属内插件的作用在于,使得套管内部的导电层连通。金属配件除了采用金属内插件实现配合外,还可以采用螺纹配合、卡扣结构配合、或者其他能过盈配合的结构,比如伞状打开固定的结构等等。
为了管材与配件连接的方便与牢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内插直接的侧面开一条接口缝,中间部位设有定位凸台。接口缝的作用在于让杯梳体的外径有一定的弹性伸缩量,安装时将接口缝闭合,外径变小,可轻松插入管内;安装进后,接口缝有一定的回弹量,与电工套管连接牢固,即方便安装且连接可靠,不易松脱。凸台的作用在于控制直接两端线管插入的深度保持一致,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实际安装中,杯梳帽的意义在于:可以将套管固定在线盒上,并实现接地线接地。
为了防止穿线时线路被割伤、卡滑,配件的接口缝不能太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口缝开角不大于10°。
为了管材与配件连接的方便与牢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内插杯梳包括杯梳体和设于杯梳体端部的杯梳帽,杯梳体插口部位开若干条接口缝。一般开3至4条接口缝。
为了防止穿线时线路被割伤、卡滑,配件的接口缝不能太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内插杯梳的每条接口缝开角不大于2.5°。
为了使弱电屏蔽电工套管穿线系统能充分发挥屏蔽作用,将系统的首末两端的金属杯梳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具体为所述杯梳帽的端面焊接接地线,将接地线通过弱电箱或线盒接地。此时完成了整条穿线系统的接地,可有效阻挡外界干扰电磁波进入管子内部,从而保证管子内部信号线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换言之,系统能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保护弱电信号线的传输。
为了不影响穿线操作便利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配件的壁厚在0.4mm-0.5mm之间。
为了不影响穿线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本系统只适用于弱电线路,不可应用在强电线路上。且系统避免使用大弧度弯,采用弹簧冷弯和金属内插配件连接的方式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带有屏蔽内层的电工套管与金属配件(金属内插直接和金属内插杯梳)进行连接,安装十分快捷,且屏蔽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正管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正管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7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