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6915.4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图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互联网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工业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产品发射检测光线,并接受来自产品反射的反馈光线,所述反馈光线至少包括反射光线与透射光线;对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产品检测图像;分析反馈光线,并在产品检测图像生成标记区域;将标记区域内的产品检测图像与预设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生成检测结果并存储。本发明实通过对光线穿过产品后的光线进行分析,以直接获取产品的内部质量以及表面之间问题,并辅以图像检测,对产品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区域进行复检,从而在保证检测效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并且保证了所有产品都能够得到检查,不存在漏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检测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都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也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
在工业中,经常需要对生产线上流动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而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多数是以人工进行检测的方法为主,人工检测的效率低,而且对于批量产品而言只能够进行抽检,因此容易存在漏网之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产品发射检测光线,并接受来自产品反射的反馈光线,所述反馈光线至少包括反射光线与透射光线;
对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产品检测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过程与向产品发射检测光线的过程同步进行;
分析反馈光线,并在产品检测图像生成标记区域,所述标记区域内的产品检测图像为当前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区域;
将标记区域内的产品检测图像与预设的标准图像进行比对,生成检测结果并存储。
优选的,所述向产品发射检测光线,并接受来自产品反射的反馈光线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产品的标准厚度信息;
根据标准厚度信息选择不同强度的检测光线,向产品垂直发射检测光线;
同时接受穿过产品的透射光线和被产品反射的反射光线,得到反馈光线。
优选的,所述对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产品检测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产品图像;
对第一产品图像进行图像调整,得到第二产品图像;
对第二产品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得到产品检测图像。
优选的,所述
分析反馈光线,并在产品检测图像生成标记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反馈光线中的透射光线,在产品检测图像中生成等厚线,所述等厚线上各处的厚度相同;
根据反馈光线中的反射光线,在产品检测图像中生成粗糙度分布网格;
根据产品检测图像中的等厚线以及粗糙度分布网格生成标记区域,所述标记区域为疑似存在质量问题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图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图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6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