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45290.X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邓韬;潘世祺;周学智;王新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陈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表面 裂纹 检测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其底座中,左右移动机构设置在底座本体上。第一伸缩杆可折叠地设置在底座本体上。第二伸缩杆可折叠地设置在左右移动机构上。传感器探头支臂机构中,在剪叉结构的X型连接处多个支撑杆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机构相连接。在剪叉结构的V型连接处多个支撑杆组件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连接机构相连接。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分别连接在一个X型连接处。声发射探头伺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杆组件上。本申请实施例的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能够快速精确布置声发射传感器,并可以实现对裂纹的精确定位,解决常规的磁吸探头支撑不起作用,无法使传感器良好贴合在车体表面,在进行大面积探头布设存在难度大、效率低,调整困难、探头相对位置难以精确快速获取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数的不断增加,高速列车保有量增大,涉及到运营安全的动车组列车养护维修需求量攀升。伴随维修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目前采用的周期性维修策略因缺少实际状态检测导致的过度维修和维修不足问题凸显。处于对车辆状态的掌握不足以及对发现问题的零容忍,零部件更换周期较短,运营成本高昂。
采用更敏感高效的传感手段,充分结合现代信号分析方法对高速列车及周边配套装备进行健康状态监测,是实现“状态修”乃至反向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这其中,车体疲劳裂纹或材料缺陷是高速列车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象涉及车体型材、焊接面、设备悬吊点等。当这些部位存在缺陷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外部载荷后,可能迫使缺陷扩展并向外释放声发射信号。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适用于高速列车的车体裂纹无损检测方法有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超声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一般需要人工扫查作业,特别是现在广泛使用的荧光渗透检测还具有一定毒性。
有别于超声、涡流、X射线等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检测作为基于“应力波”的传感手段,在材料、压力容器、管道、风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相比其他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无需扫查作业,可实时捕捉裂纹发生和扩展的动态过程;较振动信号更敏感,波形具有局部性;AE信号频率范围宽、信息量大,能更早发现结构件早期故障;通过多传感器定位分析还可以找到裂纹(声源)位置,准确定位缺陷部位对列车运营与维护有重要意义。
利用声发射传感器对列车车体裂纹进行检测,主要通过在列车待测面一定范围内用液压装置对列车车体施加压力(让车体结构中有缺陷部位裂纹有相应的扩张),裂纹扩张时产生的微弱声发射信号被提前在车体待测区域布置好的声发射传感器接收到,通过对声发射传感器采集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就可以准确找到产生裂纹的位置,裂纹活动强度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5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