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油气采集的异常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44573.2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维;刘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夏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26;E21B47/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赵玉乾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油气 采集 异常 分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油气采集的异常分析系统,包括流量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报警模块;流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管道中流体的实时流量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管道的正常压力区间和正常流量区间,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实时流量值、正常压力区间和正常流量区间;分析模块分析实时流量值是否在正常流量区间中,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启动压力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管道中的实时压力值,判断模块根据实时压力值判断管道异常的具体情况,报警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报警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工序复杂、耗费的时间长以及无法落实具体异常情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油气采集的异常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的加速剂。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急增,从1993年至今,我国都是石油进口国,并且石油进口量逐年递增。为了缓和供需矛盾,除了坚持油气勘测,开拓新的领域外,在开采的过程中,提高原油的采收率。现有技术提到一种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通过检测开采管道的变形程度,判断开采管道是否存在异常,但是这样的检测方法不但工作量巨大、检测耗费的时间长,并且想要判断管道具体异常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这样长时间的检测过程,不仅严重影响原油的开采率,甚至可能会影响周围水质,导致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油气采集的异常分析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检测工序复杂、耗费的时间长以及无法落实具体异常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油气采集的异常分析系统,包括流量检测模块、计算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分析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判断模块、报警模块;
流量检测模块检测管道中流体的实时流量,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管道的正常压力区间,通过正常压力区间计算出管道的正常流量区间,将计算出的正常流量区间和正常压力区间传输至数据储存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对实时流量的检测数据、正常流量区间和正常压力区间进行存储;
分析模块获取数据存储模块中实时流量和正常流量区间,分析实时流量是否在正常流量区间中,若是,将该实时流量数据标记为“正常”,若否,将该实时流量数据则标记为“异常”并启动压力检测模块;
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管道中的实时压力值,并将实时压力值发送至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获取正常压力区间,对比实时压力值与正常压力区间,若实时压力值大于正常压力区间最大值,则判断结果为“管道堵塞”,若实时压力值小于正常压力区间最小值,则判断为“管道泄漏”,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结合检测数据和判断结果向终端发送报警信息,提示工作人员油气采集出现异常。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通过管道直径等数据,算出管道的正常压力区间和正常流量区间,通过检测管道的流量值,如果管道出现堵塞或者泄露,流量值比正常流量值小,但是管道在出现堵塞时,管道内的压力增大,管道出现泄漏时,管道内的压力减小,通过流量检测模块检测管道是否出现堵塞或者泄露,再通过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管道内的压力,根据检测出的压力值与正常压力区间对比判断出管道流量异常是因为管道泄露还是管道堵塞。
有益效果:通过检测管道内原油的流量判断管道是否存在异常,与现有技术相比检测步骤简单、所耗费的时间短,并且能够直接分析出管道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缩短得出检测结果的时间,提醒工作人员更快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了因为管道问题造成的原油开采率降低,或者因为原油过多泄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所述流量检测模块每隔十分钟对管道的实时流量进行检测。
有益效果:及时监测管道内的原油流量,方便工作人员对管道和原油的开采情况进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夏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夏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4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