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盘管测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4396.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拓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测试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液压管道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盘管测试设备,包括一侧呈开口设置的安装壳、设置在安装壳上用于连接外界管路的输液管、设置在安装壳一侧与输液管连接的高压水泵,所述安装壳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向外界管路内腔预充液体的低压水泵,所述低压水泵与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导流装置,当所述高压水泵供水时,所述低压水泵停止供水,当所述低压水泵供水时,所述高压水泵停止供水,本申请具有测试安全性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管道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盘管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设备液压管生产厂家,根据自己的技术要求将委外购买的管道需要预先进行打压测试,打压合格的管道才会继续进行下一步加工。
已知委外购买回来的管道均呈圆盘状,且液压管均为软胶管,一整盘管道的长度均在十几米以上,通常的打压方式有气体打压和液体打压,而液压管道常用的打压方式是液体打压,通过高压泵直接向液压盘管内充水,将液压盘管的出水端封堵进行耐压测试。
发明人认为:从外界购买至厂家内的液压盘管,管道部分部位由于挤压易造成粘合,从而导致整个管道有的部位干瘪,有的部位鼓胀,而直接向液压盘管内直接充水易造成管道破裂,发生管道爆裂事件,对测试人员存在重大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测试管道爆裂事件,提升打压过程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压盘管测试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液压盘管测试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盘管测试设备,包括一侧呈开口设置的安装壳、设置在安装壳上用于连接外界管路的输液管、设置在安装壳一侧与输液管连接的高压水泵,所述安装壳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向外界管路内腔预充液体的低压水泵,所述低压水泵与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导流装置,当所述高压水泵供水时,所述低压水泵停止供水,当所述低压水泵供水时,所述高压水泵停止供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高压水流打压测试时,预先通过导流装置,使得低压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液管连通,输液管与待测试液压管道的内腔连通,从而使得水流缓慢进入液压管道的内腔,一方面将液压管道内的气体排出管外,另一方面使得液压管道干瘪的部位恢复至原状,根据液压管道出水端的排水状况,判断液压管道内是否存留有气体,当液压管道出水端的水流直径饱满且无水泡时,预先将液压管道的出水端封堵,关闭低压水泵,同时开启高压水泵,导流装置直接驱使高压水泵向液压管道内供水,从而实现打压测试,整个过程中由于预充水操作,使得液压管道难以爆裂,提升测试人员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壳外侧的出液管、一体成型在出液管远离安装壳一端的高压进液管、设置在高压进液管上的第一电磁阀、一体成型在出液管远离安装壳一端的低压进液管、设置在低压进液管上的第二电磁阀、设置在安装壳外侧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箱,所述出液管与输液管连通,所述高压进液管与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呈连通设置,所述低压进液管与低压水泵的出水口呈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箱为PLC设备,液体打压测试时,需要预先在液压管道内进行预充水,从而开启低压水泵和第二电磁阀,同时关闭高压水泵和第一电磁阀,使得水流缓慢进入液压管道的内腔,将管道干瘪的部位恢复至原位,更具液压管道出水端水流的流出状况,切换高压水泵充水,并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封堵液压管道的出水端,从而实现液体打压。
可选的,所述安装壳的外侧设置有气泵,所述出液管的外壁上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出液管的一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箱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待测管路进行气体打压测试,当管路经过液体打压测试后,液压管道的内壁处于潮湿状态,此时可通过向液压管道内通入高压气体,从而实现将液压管道的内壁干燥,便于后期使用,同时也提升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拓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拓天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4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