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漏风自检测功能的上下开闭式挡板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4169.5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乾;王加家;黄沭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五饼二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8 | 分类号: | F23J13/08;G01M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236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漏风 检测 功能 上下 开闭 挡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漏风自检测功能的上下开闭式挡板门,属于挡板门技术领域,在密封挡板闭合的过程中,通过磁力塞与移动塞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来使它们相互靠近,磁力塞在移动时能够增大密封软囊内部的气压,使密封软囊与密封槽更为贴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密封挡板与运输管道之间的密封性,且镶嵌在顶力塞内部的引导铁片,能够在移动塞移动时与移动塞同步移动,从而利用顶力塞内将感风阻片带出,使其对风力进行检测,当出现漏风现象时,感风阻片会不断被风吹动摇摆,促使断裂着色棒被折断,致其内部的着色剂不断流出,利用弹力筋拉动断裂后的着色棒一端,能够促进着色剂与水的溶解速度,让技术人员及时的发现、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挡板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漏风自检测功能的上下开闭式挡板门。
背景技术
挡板式隔离门主要用于电厂中含尘浓度低,泄露要求不严的烟风管道上的运行隔离。它具有全开全关两个功能,且启闭转动灵活,驱动力矩小,有较好的密封措施,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挡板的启闭角度为90°,启闭时间不大于45秒。挡板式隔离门按矩形管道的公称通径规格确定。
脱硫挡板门用于电厂烟风管道中作截流介质作用,它具有全开全闭功能,使介质在管道中全部流通或关断,一般不作调节门使用,在挡板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安装在挡板门上的密封垫因氧化和磨损导致其密封性变差,从而会有部分的烟气从密封垫的缝隙中泄漏出,对大气和环境造成影响。
然而,当烟气发生泄漏时,由于挡板门安装在管道内部,维修人员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内的具体情况,且难以快速准确找到密封垫需要修补的具体方位,因此提出一种漏风自检测功能的上下开闭式挡板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漏风自检测功能的上下开闭式挡板门,相比现有挡板门,本设计能够有效增强挡板门的密封性,并在挡板门闭合状态下自动对风力进行检测,当出现漏风现象时,还能通过改变颜色的方式来提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漏风自检测功能的上下开闭式挡板门,包括运输管道,所述运输管道上侧壁插接有密封挡板,所述运输管道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与运输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有防风伸缩筒,所述运输管道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横板上侧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固定框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运输管道下侧内壁开凿有与密封挡板相匹配的密封插槽,所述密封挡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密封软囊,所述密封挡板内部位于密封软囊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内部滑动连接有磁力塞,所述运输管道左右两侧内壁均开凿有多个密封槽,多个所述密封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塞,所述移动塞内部镶嵌有磁力块,所述运输管道位于密封槽后侧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且多个螺纹孔内部均安装有风力检测筒,相比现有挡板门,本设计能够有效增强了挡板门的密封性,同时在挡板门闭合状态下自动对风力进行检测,当出现漏风现象时通过改变颜色的方式来提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塞与密封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拉绳,能够拉动移动塞复位,使其通过移动塞触发风力检测筒将限位防护块拉回。
进一步的,所述风力检测筒包括与运输管道螺纹连接的检测螺纹套壳,所述检测螺纹套壳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透明膜,所述检测螺纹套壳内部滑动连接有顶力塞,所述移动塞内部镶嵌有触发磁片,所述顶力塞内部镶嵌有引导铁片,螺纹连接的检测螺纹套壳便于对使用后的风力检测筒进行更换,通过磁力块能够使引导铁片同步移动,从而触发风力检测筒。
进一步的,所述顶力塞上插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内部固定连接有断裂着色棒,当连接软管受到较大的力时,则会挤压断裂着色棒,使其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五饼二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五饼二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4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