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结构沥青路面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996.2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新;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新立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26;E01C7/32;E01C7/35;E01C11/00;E01C1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应孔月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结构 沥青路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沥青路面,其中,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路基层、第一防水层、应力释放层、封层、第二防水层及水泥‑沥青复合结构层,所述应力释放层采用混凝土枕作为约束边界,所述混凝土枕之间铺满缓冲碎石;所述水泥‑沥青复合结构层主要由水泥混凝土层以及嵌挤入所述水泥混凝土层的沥青混合料层组成,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底部内铺设有钢筋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面由数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可综合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优势,以低成本的方式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结构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小等优点。沥青结合料能够提高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沥青路面结构层由三部分组成:面层、基层和底基层。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路面均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结构属于柔性路面结构。沥青混合料是采用碎石经沥青拌合后形成的混合料,是一种散体材料的组合。混合料中石料相互嵌挤,石料间依靠沥青黏合构成承载的结构层。该结构层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但石料之间约束力不够,承载水平剪切力的能力较差。柔性的路面材料在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荷载超过所能承受的限度时,沥青混合料的石料间失去粘结产生松散、坑洞破坏,路面结构层间也往往会出现发生位移,路面出现车辙、拥包等病害,在城市道路的红绿灯及交叉路口这种现象较为严重。上坡路段重型车辆爬坡车轮对路面产生较大的水平摩擦力,柔性路面承受水平力的能力较差,也很容易造成路面损坏。此外,半刚性基层易因干缩或温缩而产生开裂,进而传导到沥青层形成反射裂缝。路表面的水会通过裂缝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部产生路面水损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结构沥青路面,以解决现有沥青路面存在路面早期破坏严重,使用寿命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结构沥青路面,其中,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路基层、第一防水层、应力释放层、封层、第二防水层及水泥-沥青复合结构层,所述应力释放层采用混凝土枕作为约束边界,所述混凝土枕之间铺满缓冲碎石;所述水泥-沥青复合结构层主要由水泥混凝土层以及嵌挤入所述水泥混凝土层的沥青混合料层组成,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底部内铺设有钢筋网。
可选的,所述应力释放层的厚度为4~20cm。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采用乳化石油沥青稀浆。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中设置有细钢丝网或土工布。
可选的,所述封层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应力释放层。
可选的,所述水泥混凝土层带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宽度为1~13.5cm,深度2~8cm,凸台宽度为1~13.5cm,水泥混凝土层总高度为4~30cm。
可选的,所述沥青混合料层填满所述凹槽结构后并高出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上表面0.5~1cm。
可选的,所述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混合料层的接触面喷洒有一层沥青粘层油。
可选的,所述水泥-沥青复合结构层上还铺设有沥青面层。
可选的,所述沥青面层采用SMA沥青玛蹄脂混合料或根据使用要求采用连续级配AC沥青混合料或开级配OGFC沥青混合料,优选地,所述沥青面层厚度为3~6cm。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新立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新立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