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于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的相关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875.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3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养明;徐元昌;刘宇崇;赵思晓;胡德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养明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40;H04W4/80;G07C9/00;G01S15/06;G07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于 共享 单车 停放 管理 相关 技术 | ||
一种共享单车的锁车方案,包括机械机关、配套软件以及逻辑算法,即共享单车能够根据位于车体上的传感器感知到其是否在共享单车停车区内,如果在停车区内则允许落锁,否则传出信号阻止落锁的逻辑算法;通过金属片阻挡车锁锁舌来拒绝落锁的的机械结构;通过给车锁传递信号来弹出锁舌以拒绝落锁的方法;蓝牙、超声波、射频信号以及视觉处理的传感器识别方案;以及通过大数据建模的停车区安排方法。主要用于城市共享单车综合治理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的综合管理方案,包括共享单车定点落锁以及配套的停车区规划方法,主要应用于各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停放治理过程。
背景技术
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8月底公布的数据,作为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典型代表,共享单车共有1950万辆,覆盖全国360个城市,注册用户数超过3亿人次,日均订单数达到4700万单。自共享单车投入使用以来,共享单车“占道”、“乱停乱放”、“排长龙”现象层出不穷,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困扰。针对这种乱象,许多城市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但收效甚微。2018年以来,厦门、深圳、西安等城市部分停车区域试点启用“蓝牙道钉”技术,通过GPS北斗+蓝牙WiFi定位,凭借高精度识别和提示,形成一道隐形的“停车桩”,用户只有将共享单车规范摆放在停放区内才能完成锁车,为此,我们看见了可喜的开端。然而,蓝牙道钉仍然具有调整不灵活、基础设施改造难度较大等问题。怎样推广应用并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加上多方面综合管理建立长效解决方案,本项目提出“共享单车智慧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北斗+共享单车+大数据+其他技术综合管理”的管理调度系统,解决日趋严重、隐患无穷的共享单车“占道”、“乱停乱放”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共享单车的锁车方案,包括机械机关、配套软件以及逻辑算法,其算法核心特征在于,共享单车能够根据传感器感知到其是否在共享单车停车区内,如果在停车区内则允许落锁,否则传出信号阻止落锁。
1蓝牙杆子停车方案
1.1简介
希望通过一种简单的定位技术实现共享单车的有序停靠。
1.2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国外研究背景及现状
国外对于蓝牙定位技术的民用方面,需求不大,但是单纯的定位技术已经实现了成熟。
1.2.2国内研究背景及现状
国内对于蓝牙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成熟,特别是共享单车。在信号较差时用蓝牙辅助解锁已经是常态。
1.3工作原理和方案设想
1.3.1工作原理
蓝牙开启时会传播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向四周不断拓展,以发射中心为球心,放出了一个球形的信号圈。通过信号衰减定律:
自由空间传播,无线信号的功率时随着距离的次幂降低的,发送功率为时,经过d米的传输距离后,接受信号功率与成正比,在理想状态下,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信号功率的衰减与收发机距离的平方成正比。通常情况假设参考天线为各向同性源,即在所有方向均匀辐射的天线,辐射功率均匀地通过一个面积为的球体,则接受信号功率可表示为如下形式:其中和分别为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功率增益;d是收发机之间的距离;λ为载波波长,与无线载波频率f成倒数关系,, c为光速(约为)。如果取参考距离(通常为1米),那么处的接受信号强度为:则典型的路径损耗模型如式:
1.3.2方案设想
通过这样的计算方式,在无线信号产生的球与地面之间交出一个圆面,让用户停在范围的圆里面,车头都向着中心的杆,以此来实现车辆摆放混乱零散的情况。车头的朝向问题则通过检测车上的两个装置是否与中心杆在一条直线上即,两装置距离固定,看中心杆到装置1的距离减去中心杆到装置2的距离是否为两装置的距离d。
1.4创新点
仅用一根杆实现以圆为边界线的共享单车停放
1.5实现的可能性、可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养明,未经刘养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带针可吸收或非可吸收缝合线收纳装置
- 下一篇:盾构掘进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