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优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164.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松;郑善举;李萌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30 | 分类号: | G16C20/30;G16C20/90;G16C10/00;C22C2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zn mg cu 铝合金 化学成分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优化的方法,属于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对Al‑Zn‑Mg‑Cu铝合金的多个合金元素进行全因子设计试验,得到多组合金成分;多组合金成分采用JMatPro热力学计算软件分别进行Mechanical Properties模块机械性能的计算、Phase transformation模块TTT曲线的计算和Solidification模块固相分数及摩尔体积的计算,并分别导出计算结果的数据和图形;分别对计算结果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建模处理;综合分析所建立的屈服强度、淬火敏感特性、固相分数和摩尔体积的不同权重因子及回归方程式;根据回归方程式和权重因子调节各合金元素值,对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进行优化得到强度高、淬火敏感特性低及凝固收缩倾向小的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优化的方法,属于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l-Zn-Mg-Cu合金属于高强高韧铝合金,目前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民用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要求承载构件整体化及大型化,对Al-Zn-Mg-Cu合金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新材料研发传统方法主要通过不断熔炼小型实验、试错,要求研发人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传统方法具有研发周期长、费用高等缺点,例如7085铝合金的研发。而采用热力学软件进行合金成分优化设计,强调通过计算MgZn2相、S(Al2CuMg)相、θ(Al2Cu)相与T(AlZnMgCu)相等含量,通过增加MgZn2强化相相含量、减少有害杂质相S(Al2CuMg)相、θ(Al2Cu)相与T(AlZnMgCu)相等相含量,该方法并未考虑到合金材料的淬火敏感性、凝固收缩倾向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合金成分优化方法没有综合考虑到合金的屈服强度、淬火敏感性及凝固收缩倾向等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优化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综合考虑屈服强度、淬火敏感特性以及固相分数和摩尔体积热物性能的不同权重,优化出强度高、淬火敏感特性低及凝固收缩倾向小的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
一种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优化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对Al-Zn-Mg-Cu铝合金的多个合金元素进行全因子设计试验,得到多组合金成分;
(2)将步骤(1)多组合金成分采用JMatPro热力学计算软件分别进行MechanicalProperties模块机械性能的计算、Phase transformation模块TTT曲线的计算和Solidification模块固相分数及摩尔体积的计算,并分别导出计算结果的数据和图形;
(3)分别对步骤(2)计算结果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建模处理;
(4)综合分析步骤(3)所建立的屈服强度、淬火敏感特性、固相分数和摩尔体积的不同权重因子及回归方程式;
(5)根据回归方程式和权重因子调节各合金元素值,对Al-Zn-Mg-Cu铝合金化学成分进行优化;
所述步骤(1)全因子设计试验的多个合金元素为3~6个合金元素;
所述步骤(2)Mechanical Properties模块机械性能为T6时效后的屈服强度,其中合金状态为锻态、固溶处理温度470~480℃、时效温度为115℃~125℃、晶粒尺寸为45um~150um,Phase transformation模块TTT曲线为η′相的TTT曲线,Solidification模块摩尔体积为固液相线间的摩尔体积变化;
所述步骤(3)回归建模处理采用Minitab软件,只考虑合金元素之间的二阶交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