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针技术编织全成形产品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057.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董瑞兰;丁慧;乔建成;郭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7/10 | 分类号: | D04B7/10;D04B7/04;D04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技术 编织 成形 产品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针技术全成形产品的工艺方法,通过隔针编织圆筒状空气层作为基底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导纱器分别编织左袖、右袖和大身区域,挂肩以上通过减针工艺对左袖、右袖与大身合并成型,深停针休止编织前领,完成全成形产品的编织。本发明采用双针板电脑横机使用多针距隔针技术,能够实现全成形无缝产品的编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针技术编织全成形产品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从事纺织产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纺织行业面临招工难、生产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人员。
纺织行业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有所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目前,“全成形产品”(WHOLEGARMENT)是针织行业内一个高频率词汇,也被称为“天衣无缝”或“一线成衣”产品,常常被描述为“一根纱线进去、一件成衣出来”,全成形产品以其无缝制、无套合,节省多道工序,编织效率高,减少生产时间,制作成本低而广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市场中的全成形产品以日本岛精公司生产的四针板或五针板全成形电脑横机及其设计软件为主要编织设备,但这种设备价格相对昂贵,是普通双针板电脑横机价格的4到5倍,大部分生产企业还是以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为主要生产设备。
通过隔针技术在双针板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无缝产品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针技术编织全成形产品的工艺方法,采用双针板电脑横机使用多针距隔针技术,能够实现全成形无缝产品的编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使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隔针技术全成形产品的工艺方法,通过隔针编织圆筒状空气层作为基底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导纱器分别编织左袖、右袖和大身区域,挂肩以上通过减针工艺对左袖、右袖与大身合并成型,深停针休止编织前领,完成全成形产品的编织。
进一步,电脑横机具有前后相向的一对针板,前针板或后针板至少有一块针板向左或向右错板摇床进行线圈间的交叉换位;横编机包括五把导纱器,其中二把导纱器带废纱,另外三把导纱器带主纱编织;电脑横编机具有三个系统功能。
进一步,通过加大织针的针钩弯曲距离,提高钩取或握持纱线数量。
进一步,隔针圆筒编织作为基底组织结构,具体包括:采用1空1隔针出针,轮回编织前后板线圈,编织出圆筒状空气层基底组织线圈结构;前板、后板织针按照相错针位出针,即前板出针时、后板不出针,或后板出针时、前板不出针,构成基底组织结构。
进一步,采用1空1隔针编织成圈时,借助相对针板的空针进行线圈的翻针和移位动作,实现绞花、网眼镂空或减针动作,以完成组织结构和工艺成型。
进一步,通过借助空针针位进行挂肩部位的前板、后板线圈分别减针,实现左袖、右袖的袖山和挂肩位置曲线形成,并完成袖身合并结构编织。
进一步,后板线圈正常编织,前板领部线圈采用停针休止编织,前领深线圈由中间向两侧逐渐休止,前领深线圈相应减少,达到领深尺寸要求。
本发明技术效果包括:
本发明通过在中细针距的横机上,安装有大针钩织针,可同时握持多根纱线;隔针技术进行成形工艺编织完成的粗针型全成形插肩款产品。
本发明在不使用特殊的全成形编织设备的前提下,采用传统双针板普通电脑横机也能实现全成形产品的编织。所编织物符合人体学穿着,无需缝合、一次成形、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同时可实现编织带有绞花类等常规组织结构。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中12针/Inch电脑横机织针的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锁式铁塔登高防坠落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