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细胞介素32作为靶点在筛选靶向治疗食管鳞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2662.3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萍;孔鹏洲;徐晓琴;杨昕;成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51 | 分类号: | C12Q1/6851;C12Q1/6886;C12Q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32 作为 筛选 靶向 治疗 食管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提供了白细胞介素32即IL32作为靶点在筛选靶向治疗食管鳞癌药物中的应用。将白细胞介素32作为靶点筛选抗食管鳞癌药物的活性成分,即特异性的白细胞介素32靶向抑制剂。ESCC肿瘤样本中IL3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敲低IL32显著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过表达IL32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显示IL32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IL32基因可能通过促进ESC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发挥促癌作用,抑制IL32可能成为治疗ESCC的一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白细胞介素32作为靶点在筛选靶向治疗食管鳞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第七位,死亡率居全球第六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其组织学类型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为主,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我国山西、河南、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新疆地区和闽粤一带。由于ESCC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缺乏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靶点,因此发现晚、疗效差、临床预后极差,5年总体生存率只有30%。因此加强对食管癌尤其是ESCC的癌变机理、转移机制的研究、筛选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标记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介素32(Interleukin 32,IL3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炎症因子。IL-32基因(GeneID: 9235,https://www.ncbi.nlm.nih.gov/nuccore/338968905)定位于人16p13.3,1992年Dahl等人首次发现其选择性地表达于IL-2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因此命名为自然杀伤因子4(natural killer cell transcript 4,NK4)[1];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具有促炎作用,因此更名为IL-32[2-4]。IL-32含有8个外显子,因其pre-mRNA水平的不同剪接,形成9种不同亚型,每个亚型都含有一个与细胞粘附相关的精氨酸(R)-甘氨酸(G)天冬氨酸(D)序列[5]。
作为一种炎性因子,IL32主要在免疫细胞及上皮细胞表达,可诱导IL-6、IL-8、IL-1β、TNF-α等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在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炎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抗炎或促炎作用。此外,IL-32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如NF-κB、VEGF-STAT3、MMP-2等影响人类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头颈鳞癌、胃癌、肝癌、卵巢癌等的侵袭、转移、增殖以及凋亡。
但目前在食管鳞癌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Nabeki B等发现179例ESCC术后患者中IL32阳性与Treg细胞高浸润均与肿瘤T分期呈正相关,均显示预后差,二者联合可作为食管癌预后因素之一[6]。2020年Diakowska D等研究发现,IL32在ESCC中组织和血清中均高表达,与分期晚及淋巴结转移有关[7]。Yousif NG等人通过65例食管癌样本和35例正常食管组织的免疫组化发现发现食管癌组织中IL32及磷酸化的NF-κB和p38 MAPK表达均显著上调,提示IL32可能激活二者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发展[8]。但对IL32在ESCC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能否作为治疗ESCC的靶点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未经山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